讓傳統北京味兒也“潮”起來
品嚐當地美食是旅遊的一大樂事。旅遊旺季將至,有記者到南鑼鼓巷、鼓樓大街等北京知名旅遊商業街區轉了轉,發現滿眼盡是椰子蛋、螺螄粉等天南海北的網紅美食,地道的北京特色反而蹤跡難覓。
雖說開什麼店自有一套市場邏輯,但在青磚灰瓦、古色古香的北京風情街區卻鮮有“北京味兒”,怎麼想都有點不對味兒。說起來,北京並不缺美食,隨便找位老北京嘮嘮,都能如數家珍列出一大堆。一些衚衕深處的家常小館,保不齊還是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老字號。那麼問題來了:北京有說道的吃食這麼多,爲什麼在堪稱“城市客廳”的旅遊街區卻不多見,在全國打出品牌知名度的也不多呢?
原因說着複雜,商業經營模式落伍是重要一條。在現在的消費者眼裡,美食不止於果腹,除了好吃,也承載着食之趣味。從一域走向全國乃至成爲網紅,就得迎合食客的味蕾偏好、社交需求、審美品位之變。且看一些老北京小吃,口味自然不差,特色也是鮮明,但從店鋪裝修到食物包裝,往往很難滿足年輕食客的“食尚”需求。尤其當衆多新興品牌都在努力觸網推介自己,很多老店依然依賴口碑傳播,影響範圍有限不說,也難以引起遊客打卡的興趣。
今天,“酒香也怕巷子深”,賣酒也得變花樣。前段時間,北京老糧行同日升一段打“二八醬”的短視頻在網上引來“10萬+”圍觀,讓我們看到新興傳播手段蘊含的巨大能量,也充分說明很多商家一直在“守着水缸喊渴”。其實,只要打開思路,短視頻、文創產品、聯名潮牌等營銷方式多得很,而且確實能起到錦上添花的效果。比如,五芳齋月餅在包裝設計上引入“Tiffany藍”“愛馬仕橙”,同仁堂賣養生咖啡,成功引流年輕人。而此類創新手段,在西安、重慶、成都等城市已經被充分融入旅遊市場。北京文化資源得天獨厚,緊跟時代、弄懂規律,在營銷、包裝、分量等方面下功夫,何愁北京味兒不能“潮”起來?
“醋,醬油,花椒油,韭菜末,被熱的雪白的豆腐一燙,發出點頂香美的味兒……”老舍在《駱駝祥子》裡的這段對豆腐腦的生動描寫,曾喚起許多人對北京小吃的嚮往。京城文化底蘊豐富,創新舉措讓北京味兒在網上網下香飄更遠,我們纔不負歷史的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