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業龍虎榜:龍頭公司地位不改 特色券商彎道超車

券商2020年業績座次排定,行業營收淨利雙雙激增。

日前,中國證券業協會根據各證券公司經審計數據,對證券公司資產規模、各項業務收入等38項指標進行了統計排名,發佈了2020年證券公司經營業績指標排名情況

整體來看,截至2020年底,行業總資產8.78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2.32%。全年證券行業業績達到近3年最高水平,實現營業收入4398.15億元,同比增長24.93%;實現淨利潤1707.78億元,同比增長39.20%;淨資產收益率也較2019年提高了1.58個百分點。

單家證券公司中,“老大哥”中信證券在體量上依然雄踞第一,截至2020年底,其總資產、淨資產分別達到8102.59億元、1576.57億元。其中,總資產較第二名華泰證券多出近3000億元。2020年,中信證券營收及淨利潤也同樣位居行業第一。

券業營收前三地位穩固

從營收傳統指標來看,2020年券業前三位置依舊穩固。

2019年,中信證券、國泰君安、華泰證券分列券業營收前三,至2020年三家券商地位依然保持不變。不過,頭部間差距也十分明顯,以2020年營收排名第一的中信證券爲例,其營收規模就達到341.3億元,甩開行業第二名國泰君安100億元營收。

前三之後,頭部券商間的競爭則略顯激烈。其中,2020年中信建投以201.53億元的營收躋身第四名,較2019年提升了4個名次。

中信建投業績在行業內趨前,與公司投行業務在2020年的爆發不無關係。年報數據顯示,中信建投2020年IPO主承銷金額832.0億元,同比增長406.6%,位居行業第一;其再融資主承銷金額也達到786.8億元,增長261.4%,位居行業第二。受此影響,公司投行業務收入因此同比增長58.99%至58.43億元。

另一方面,中信建投也抓住了衍生品業務的大潮。公司場外期權業務新增規模2464.9億元,收益互換新增規模410.48億元。公司自營業務收入也同比增長96.8%至86.7億元。

除此以外,營收排名前十的券商中,招商證券前進一名至第五,中金公司則取代銀河證券在營收上佔據行業第十名。

相比營業收入的指標,券商淨利潤水平更能反映2020年行業景氣度。

此次公佈的數據顯示,中信證券、國泰君安、海通證券、華泰證券和廣發證券均被納入券業“百億淨利潤俱樂部”。相比之下,2019年僅有中信證券一家淨利超過百億。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0年投行業務一度出現暫停的情況下,廣發證券依然保持了淨利潤第五的排名,且淨利潤規模達到100.3億元,同比增長了25億元。

“投資管理業務是廣發業績增長的核心驅動因素。”有券業人士評述稱,目前廣發證券分別持有廣發基金和易方達基金54.53%和22.65%的股權。兩家公募子公司管理規模分別爲7634億元和1.23萬億元,同比增加52%和68%,爲公司貢獻利潤24.5億元,同比增長55%。私募基金管理業務方面,廣發信德淨利潤9.21億元,同比大增321%。

但行業豐年也難掩個別券商業績的窘迫情況。按照中證協統計數據,2020年共有11家券商虧損。其中太平洋證券虧損7.6億元,公司去年受股票質押業務大額計提影響,淨利潤在行業中排在倒數第一位。華興證券、川財證券也同樣受股票質押計提所累,網信證券則存在持續經營具有不確定性、買斷式回購債券全部違約等問題導致虧損。其餘的摩根大通、野村東方等等券商因成立時間較短,尚未盈利。

中金公司槓桿率行業第一

除傳統的營收淨利指標外,券業高質量發展的當下,“財務槓桿倍數”和“淨資產收益率”兩項指標同樣值得關注。

“由於券商融資類、投資類業務需求提升疊加債務融資成本下降,2020年上市券商債務融資規模遠超往年,同比增加78%,頭部券商依託上市平臺、股東背景、自身資本金規模等優勢具備較強融資能力,加槓桿優勢顯著。”萬聯證券非銀分析師胡江表示。

財務槓桿倍數方面,營收淨利雙雙排在行業第十的中金公司拔得頭籌,財務槓桿倍數從2019年的4.68提升至2020年的5.08,中金公司也成爲國內唯一一家財務槓桿倍數超過5的券商。整體來看,頭部券商財務槓桿倍數在2020年均有所提升,排名靠前的前六大券商均超過4倍。相比之下,2019年僅有中金公司財務槓桿倍數達到4倍以上。

“中金公司在國內券商中最典型的特徵就是高槓杆、高ROE。”有北京地區券商高管稱,中金公司重資產業務,尤其是權益類衍生品投資表現突出。年報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末中金公司衍生金融資產餘額達到123.1億元,同比增長173%,權益衍生工具名義本金達到3011.5億元同比增長150%,客戶交易需求上升帶動了公司衍生品業務發展。

瑞銀證券A股非銀金融分析師曹海峰曾表示,目前國內券商行業的槓桿率在3-4倍之間,跟海外相比較低。更多外資券商進入國內市場,能在A股機構化的進程中更好地發揮優勢,QFII、衍生品等業務也值得關注。

中信證券董事長張佑君也在2020年年度業績發佈會上表達了要加槓桿的意願。“中信證券的總資產雖然突破1萬億元,但遠遠不夠滿足資本市場未來發展的需求。公司在境外市場存在很多設想和規劃,將根據需要適時進行擴張和融資。”

東方財富ROE水平領先

“加槓桿有助於提升ROE(淨資產收益率)水平,像中金公司在高槓杆的同時,又具備不錯的風控能力、資產負債表運用能力和客需資產獲取能力。”有北京地區中小券商非銀分析師表示。

不過,從中證協公佈的數據來看,中金公司淨資產收益率爲12.02%,只能排在行業第五。排在第一的則是新興的互聯網券商——東方財富,其淨資產收益率達到15.46%。

整體來看,東方財富在互聯網財富管理生態圈的帶動下,證券業務得到快速發展。2020年公司證券業務實現營業收入49.82億元,同比增長81.11%,是公司第一大營收來源。東北證券非銀金融分析師王鳳華認爲,東方財富發揮互聯網財富管理生態圈和海量用戶的核心競爭優勢及整體協同效應,實現了線上線下一體化的財富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東方財富互聯網基金銷售業務也實現較快增長。2020全年和2021年一季度東財基金代銷業務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39.7%和115.9%至29.6億元和14.0億元,佔公司收入的比重分別達到39.5%和48.5%。旗下天天基金平臺2020年年銷售基金規模也同比增長97%至1.3萬億元。

東方證券資管業務收入霸榜

具體到各條線業務,2020年券商經紀、投行、投資等傳統業務均由頭部券商把持。

經紀業務上,中信證券以87.76億元的業務收入位居行業第一,同比增長了77.51%;投行業務上,中信建投以52.61億元的承銷與保薦業務收入位列行業第一,中信證券、中金公司、海通證券三家傳統投行強勢券商相關業務收入也均超過30億元;投資業務上,中信證券憑藉過百億的證券投資收入,甩開第二名中信建投近25億元營收,穩居行業第一。

但在資產管理業務收入領域,“龍頭”中信證券卻只能屈居第二,中型券商東方證券憑藉23.64億元營收位居第一。

在業內人士看來,2020年以來,包括公募基金、私募股權基金、券商資管在內券商大資管業務,貢獻了券商業績新的增長動力。

以東方證券爲例,其持股35%的匯添富基金,及其全資子公司東證資管即位列非貨基規模排名行業第二、第二十。2020年匯添富、東證資管分別貢獻了東方證券淨利潤的33.4%、29.8%,按照天風證券的估算,東方證券大資管業務的合理市值爲593億,約佔公司總市值96.9%。

天風證券首席非銀分析師夏昌盛指出,在資產管理行業統一監管的大背景下,券商資管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已經成爲共識。經過三年的調整,券商資管規模不斷壓縮,收入則企穩回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7月31日,證監會就《公開募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及相關配套規則公開徵求意見。新規優化了公募牌照制度,適當放寬了“一參一控”限制,允許同一主體同時控制一家基金公司和一家公募持牌機構。這意味着券商資管公募牌照申請放開。

“拓寬公募基金業務鏈條已成爲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夏昌盛稱。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持有公募基金牌照的券商系隊伍已增至14家,包括華融證券、山西證券、國都證券、東興證券、北京高華、中銀證券6家券商,以及東證資管、浙商資管、渤海匯金財通資管、長江資管、華泰資管、中泰資管、國泰君安資管8家券商資管子公司。

就在2021年,中信證券、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紛紛宣佈擬設立資管子公司,並申請公募牌照,其餘如五礦證券、華金證券、中原證券也在謀求公募牌照。

對於爲何各家券商均熱衷於公募牌照,華金證券金融行業首席分析師崔曉雁表示,券商公募保有規模佔比已由2017年的6.05%提升至2019年的7.59%,主要得益於財富管理轉型。隨着居民儲蓄搬家和公募基金規模的擴大,對保有量數據的披露可有效提升券商對尾傭的重視。在券商結算模式推廣下,公募基金對券商渠 道的重視愈發凸顯。基金代銷作爲券商財富管理轉型的關鍵一環,對其熨平業績的波動性有一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