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人教育與軍人武德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 向典範學習踐履忠勇軍人魂

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劉上校。(記者謝承宏攝)

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何燿光。(記者謝承宏攝)

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劉中校。(記者謝承宏攝)

「第5屆全人教育與軍人武德品格教育」學術研討會討論「黃埔精神的傳承與發揚」,與會專家學者從黃埔建軍史、歷史名將等面向切入,闡述「黃埔精神」的歷史意義與內涵,期勉在關鍵時刻以實際行動捍衛國家,展現崇高的「軍人魂」。

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劉上校發表「從黃埔建軍百年論國軍黃埔精神的傳承與發揚」論文,回顧國軍自黃埔建軍以來,歷經東征、北伐、剿共、抗戰、戡亂、保臺、護臺等一系列戰役,無數國軍官兵在國家每個關鍵時刻以實際行動捍衛國家,浴血奮戰,壯烈犧牲。國軍之所以能締造無數光輝歷史,最重要的就是對黃埔精神的堅持與傳承,從中展現出崇高的「軍人魂」。

此外,義守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何燿光以「黃埔精神在中華民國海軍的實踐與發揚」爲題,分析「黃埔精神」的海上實踐,並以淞滬會戰中,我國海軍面對日本海軍的優勢兵力,奮勇迎戰、重創敵軍的史實,以及在大陳島轉進時,兩棲部隊司令劉廣凱與美國第7艦隊聯合執行「金剛計劃」,展現海軍團結力與執行力,其中彰顯的黃埔精神,是國軍傳承與發揚的方向。

國防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劉中校以「黃埔精神在忠貞憲兵的傳承與發揚」爲題,特別提到民國38年12月13日,憲兵上兵楊榮華在駐守車站時,奮不顧身跳下月臺救起孩童,卻不幸遭火車輾斷右腿及臀部,經緊急送醫搶救仍宣告不治,其犧牲自我的精神,正是黃埔精神中「犧牲」、「團結」、「負責」的體現。

劉中校指出,憲兵在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歷經時代變遷與各種考驗,始終秉持忠貞軍風,發揚黃埔精神,堅守護國衛民的重任。未來,憲兵除了要具備保衛中樞、維護治安、發揮全民總力,以及落實戰場經營的能力外,戰時還需全面掌握前線及後方的戰場情報,以確保守備區和各作戰區的關鍵基礎設施及重要防護目標的安全。此外,也將全力支援三軍作戰,以贏得全體國民的信賴與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