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治理 解振華:陸20年來累計「節能」佔全球58%
▲博鼇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在海南省博鼇開幕。(圖/新華社提供)本報訊在博鼇亞洲論壇2016年年會「全球氣候治理的新格局」分論壇上,中國氣候變化事務特別代表解振華說:「根據世界銀行的資料,在節能提高能效方面,中國在最近20年全球累計節能量裡佔了58%。在發展可再生能源上,中國的裝機容量也佔了全球24%,新增的容量佔全球37%。」
下個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巴黎協定》將開始簽署。部分與會嘉賓在博鼇亞洲論壇年會上都認同高碳與高排放發展方式的不可持續性,認可中國在節能減排等諸多領域都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由中國積極參與並於2015年最終達成的《巴黎協定》,是世界在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面的一個歷史性轉捩點,它同樣也被認爲是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在部分論壇與嘉賓看來,中國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上早已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就。「我認爲中國在促進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上,已經走到了德國的前面。」羅馬俱樂部共同主席魏伯樂在論壇上表示,中國在可再生能源等領域的努力、碳定價領域的潛力及目前正鼓勵德國以及其它歐洲國家批准《巴黎協定》的內容,對全球氣候治理都產生極爲正面的影響。
除了節能減排,資金和人才的提供也成爲中國參與全球氣候治理的重要領域。「南南合作已經搞了很多年,最近三年我們已經在114個國家培訓了1000多名公務人員和技術人員,而且提供了很多節能和應對的設備和技術。以後還會繼續做。」解振華表示,中國還將提供30多億美元的資金建立南南合作基金,幫助發展中國家提高應對氣候變化的能力。
事實上,資金一直都是全球氣候治理首先需要面對的難題。經合組織統計,到去年爲止,發展中國家需要投放在氣候治理的資金已經達到了每年680億美元,但實際上部分發達國家並沒有兌現其在資金支持上作出的承諾。
中國在全球氣候治理上不斷作出貢獻,更爲商界帶來了一個長期的信號:低碳技術投資和低碳產業本身存在着巨大的市場,並促使傳統的能源企業減少對「老式能源」化石燃料的開採,通過參與可再生能源領域和能源效率領域,來擴大自己的市場。
「爲了讓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左右達到峰值並爭取儘早達峰,使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總的資金需求是41萬億元人民幣。」解振華說,「2015年前我們已經投入了10萬億元人民幣以上,還有30萬億元人民幣的市場,如果真正實現目標我們能提供6900萬人的就業機會。」
南韓濟州道知事元喜龍則認爲,除了資金和技術支持外,國際社會更加緊密的合作也同樣重要。「國際社會還需要開展更多的合作,才能帶動發展中國家和更多的人主動自願參與進來,使全球氣候治理的目標最終得以實現」。
「而在國際合作方面,中美已經在氣候變化領域建立了聯合工作組,我們既展開政策對話,推動了多邊進程,我們又搞務實合作,確定了13個領域合作項目,而且進展非常好。」解振華說,「應該說中美在氣候變化領域真正展現了兩國新型大國關係的領導力,這種南北合作方式在全球應該得到推廣。」
「如今我們衷心期待,中國可以帶領發展中國家落實承諾、減排,濟州島跟其它類似的島嶼地區一同,讓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一道合作,讓《巴黎協定》減排性的計劃得到落實。」元喜龍說。(新聞來源:新華社港臺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