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億賽力斯,再陷智駕風波

記者丨覃毅 江一葦 編輯丨譚璐

一起車禍,令賽力斯問界站上風口浪尖。

10月14日,賽力斯發佈關於武漢市問界M9交通事故的聲明,表示經過數據分析,在事故發生前,車輛已經退出智駕,且各項功能正常。

事發數日前,湖北江西商會副會長羅某與家人駕駛一輛問界M9,被大貨車撞上,結果一死兩傷。

此前,一輛問界新M5在高速智駕狀態下未能緊急制動,撞死了11只羊,起因同樣在調查中。

短短一個月,發生了兩起事故,賽力斯問界的智駕安全性遭到質疑。

“有關智駕的交通事故這麼多,未必全是用戶的問題。”

有市場人士表示,類似智駕事故的責任判定,車企目前往往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這增加了還原真相的複雜性。

責任難定

此次問界M9事故,尚未公開詳細情節。問界在14日的官方聲明中,排除了智駕功能出現問題的可能,表示會積極配合警方調查。

問界用戶關懷中心也迴應媒體稱,在智駕功能退出狀態下,車輛會提示用戶立即接管。

綜合問界官方的表態,事故原因指向駕駛者操作失誤這一方向。

外界的疑問在於,問界M9搭載的高階智駕,具有NCA、智能泊車、AEB自動緊急制動等功能,應當可避免事故發生。

“該系統能夠在時速120km/h的情況下,瞬間穩穩剎停。”華爲車BU CEO餘承東曾公開表示,即便出現倒車過程誤踩油門的情況,AEB系統也能迅速介入制動,避免事故。

今年4月,山西運城一輛問界M7車輛發生交通事故,導致司乘3人遇難,有關AEB自動緊急制動響應的問題,也未得到解答。

當時問界的聲明稱,該車輛發生事故時車速115km/h,安全氣囊正常打開,動力電池包特性均正常。更進一步的調查結果,尚未公開。

熟悉汽車行業人士鄭誼告訴記者,這與涉事車輛搭載的智駕方案成熟度,有一定關係,但並不絕對。

“如果準確率是99%,看上去已經很成熟了,但還有1%的概率不準確。這意味着100次中有一次可能識別不準,如果賣出20萬輛汽車,識別不準的數量就會隨之增加。”

鄭誼認爲,一系列事故懸而未決,是因爲智駕缺乏第三方數據監管,一旦出現問題,即陷入責任判定困難的局面。

“一旦出事故,車企就讓用戶背鍋,這肯定不對。”一名車主表示,這是全行業的問題。

核心賣點

賽力斯問界出道即巔峰,有賴於華爲帶來的品牌溢價。

“對於造車新勢力,若沒有智駕能力,消費者難以買單,品牌價值也會縮水。”有行業人士向《21CBR》記者指出。

賽力斯採取了華爲的“智選車模式”,從產品設計、開發、生產、銷售到質量管控、供應鏈管理等,華爲全方位介入。

比如問界M9,其內外設計、座艙、動力都由華爲負責,配備了華爲ADS2.0高階智駕系統。

根據社交平臺的車主用戶交流信息,問界品牌的智駕功能,是影響購買決策的一大因素。

華爲餘承東在個人微博透露,華爲智駕總里程,當前已超過4.6億公里。

來源:網絡

然而,並非所有的問界系列,均採用華爲的智駕方案。

比如,餘承東公開回應過,問界新M7Plus採用的是博世和福瑞泰克的智駕方案,不是華爲的AEB方案,且該方案最高工作範圍是85km/h,用戶駕車已超速。

只是,博世也公開聲明,否認涉事車輛採用了其智駕方案。

有市場人士告訴記者,按照產品價格梯度,其實智駕有高低配不同解決方案,即便是同一款車,也分爲視覺版本、激光雷達版本,而廠家在賣車時,統一宣傳高配。

“造車新勢力的態度非常糾結,爲了免責和合規,會強調自己僅是‘輔助駕駛功能’,可又標榜技術‘先進性’。”汽車分析師梅松林表示。

從責任歸屬來看,被詬病之處也在於,一系列車輛事故發生後,相關技術方案提供商未給予迴應。

重注智駕

今年賽力斯一路高歌猛進。

在M9事故發生的第二天,賽力斯宣佈扭虧爲盈,預計前三季度淨利潤35億-41億元,而且前9個月的新能源汽車銷量爲31.6713萬輛,同比增長364.23%。

賽力斯掌門人張興海也相當高調,動作頻頻。

他接連推動重磅收購,包括12.54億元收購賽力斯電動55%股權,25億元拿下問界商標,以13.29億元收購賽力斯汽車19.355%股份。

8月,賽力斯更是大手筆,斥資115億元,購買華爲持有的引望智能10%股權。

國慶7天,M9大定突破7800輛,M7大定突破9000輛。

隨着銷量和影響力擴大,張興海更希望打造自己的生產製造和供應鏈能力。

9月,賽力斯花81.63億買下智能電車“超級工廠”龍盛新能源,主要生產問界汽車。

張興海堅信“以軟件定義汽車”趨勢,智駕能力相當重要。

今年6月,他透露,賽力斯爲用戶累計推送並完成140萬次OTA升級,總智駕里程累計2.65億公里。

“賽力斯生產的AITO問界汽車都有駕駛輔助功能,其中2/3具有高階智能駕駛功能。”張興海強調。

有分析認爲,當前問界車型均爲高端SUV,要擴大規模,需要輻射更多價位段的主流用戶。

近期事故,無論責任在哪方,均有損問界口碑,張興海或需採取措施,強化智駕安全的心智。

(記者楊松對本文亦有貢獻)

圖片來源:賽力斯,除標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