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科和魏斯曼獲諾貝爾生醫獎 唐獎得主第三度獲此殊榮

唐獎本屆「生技醫藥獎」得主卡塔林.卡里科(左)、德魯.魏斯曼(右)共同獲得今年諾貝爾生醫獎。(唐獎教育基金會提供/林志成臺北傳真)

今年諾貝生醫獎得主由唐獎本屆「生技醫藥獎」得主卡塔林.卡里科、德魯.魏斯曼共同獲得,表彰他們促成開發有效的COVID-19 mRNA疫苗。這是唐獎得主第三度獲得諾貝爾獎。

在這之前,唐獎2014年生技醫藥獎得主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於2018年共同榮獲諾貝爾生醫獎;2016年唐獎生技醫藥獎得主伊曼紐.夏彭提耶和珍妮佛.道納以基因編輯技術貢獻榮獲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

唐獎教育基金會執行長陳振川在第一時間代表基金會及創辦人尹衍樑向塔林.卡里科、德魯.魏斯曼致上誠摯祝賀,更證明他們突破性發現與創新技術是SARS-COV-2疫苗能被快速開發的關鍵,不僅徹底改變了疫苗學,更是蛋白質療法的典範轉移,正式宣告以RNA爲療法的醫學新時代來臨。

卡塔林.卡里科、德魯.魏斯曼今年8月纔剛一同來臺參加第五屆唐獎頒獎典禮,唐獎還特別安排卡塔林.卡里科前往北一女中,與200多名來自建國中學、師大附中與成功高中等4校高中生,以「mRNA療法-我的生命之旅」主題齊聚對談。

卡塔林.卡里科以自身崎嶇波折但築夢踏實的人生經歷,鼓勵在場有志成爲科學家的青年學子,對自己所從事的事保持熱情,並且相信自己,學習與壓力共處,不斷學習成長,期盼更多下一代學子能投入科學家的行列。

而一生投入疫苗開發的德魯.魏斯曼獲頒唐獎時強調mRNA-LNP開發新醫療療法的巨大潛力。獲唐獎讓他得以幫助低收入國家與地區發展RNA研究基礎設施、建立GMP生產中心,目前已在浦那、烏克蘭、巴西等18個地點看到成果,他相信這是幫助解決新藥和疫苗獲取不平等問題並協助當地自行開發疾病所需治療方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