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如何在逆勢中重塑增長,騰訊雲找到了三個助力方向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白楊 深圳報道

當下,全球的CEO們最關心的事情是什麼?

Gartner通過對全球416位在職CEO調查後發現,有79%的CEO計劃在2024年底前制定出新商業戰略,用來應對未來的挑戰;其次,62%的CEO將增長作爲2024年的首要業務重點,這一比例創下過去10年以來最高水平。

企業家們關注焦點的變化,與當前的市場環境密切相關。全球經濟疲軟、行業“內卷”加劇,這讓增長變得很難,甚至很多企業連生存都面臨挑戰。但只有新的增長,才能幫助企業對衝原有業務的下滑,並穿越週期生存下去。

過去兩年,騰訊雲通過一系列戰略調整,主動收縮集成類的、項目制的業務,並聚焦技術和產品,今年二季度,騰訊雲的營收和毛利均完成雙位數增長。

在騰訊集團副總裁、政企業務總裁李強看來,“如何在逆勢中重塑增長,已經成爲每一家企業的必答題。而逆勢尋求新增長,就是在爲困局找解法,爲發展找路徑。”

然而,如果市場蛋糕不增長,那“內卷”的結果就是“零和”遊戲。因此李強也認爲,企業不應該把精力放在友商身上,而是應該放在更大的環境中,去尋找新的機會。“相比在一個紅海市場卷,形成第二增長更重要”。

而對騰訊雲來講,助力企業未來的增長方向也已十分清晰,那就是AI、出海和融合創新。

ChatGPT的橫空出世,讓AI大模型成爲過去兩年全球最受矚目的領域,也由此催生了巨大的GPU算力需求。

李強表示,AI大模型帶來的雲計算需求,特別是智能算力的需求,非常明確,已經成爲過去一段時間雲計算廠商重要的增長引擎之一。

而與算力收入相比,雲廠商來自於大模型商業化的收入佔比仍然很低。

李強坦言,大模型在ToB側的商業化遠沒有大家想得那麼欣欣向榮。“因爲在B端的應用,行業壁壘相對較深。中國企業對自有的行業化數據保密要求比較高,在一些核心業務,他們更願意進行私有化部署,這也影響了大模型跟行業的結合。”

除此之外,大模型在一些複雜的應用場景中,也確實還沒有達到傳統的行業的要求。正因如此,市場對大模型的認知也在發生改變,相比一年前的狂熱追捧,現在無論是資本還是企業,都慢慢意識到大模型的落地是個長期過程,需要更多耐心。

不過,對於大模型未來的應用價值,李強則非常樂觀。他認爲,只要找到合適的場景,大模型賦能的效率還比較高,場景驅動是大模型落地傳統產業產生價值的前提。

爲此,騰訊雲也做了諸多嘗試。比如與合作伙伴聯合發佈了20多個行業大模型,覆蓋了50多個行業。“我們希望在每個行業都選取一些大模型適用的場景,來逐步打磨自己的能力,爲大模型越來越涉及核心業務做準備”,李強說。

目前來看,大模型在容錯率相對高一些或者專業性要求沒有那麼高的場景,比如知識管理、營銷、客服、代碼、智能風控、野外巡檢等領域的發展比較快。

未來,隨着大模型走向更多核心業務場景,也將催生出一個巨大的新市場。艾瑞諮詢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AIGC產業規模約143億元,到2030年,這一產業規模則有望突破萬億元。

海外市場大有可爲

在Gartner的調研中,還有48%的CEO提到,未來三年內計劃進入一個新市場,以降低對單一市場的業務依賴。實際上,對中國企業而言,出海現在也已成爲越來越明確的共識。

市場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企業出海資金量相比於2022年增長11%,企業數量增長23%。在2023年的大規模企業併購與私募股權投資中,有近一半涉及出海。

與此同時,中國企業出海的模式也在發生變化。最初,中國企業更多是以出口產品的方式出海,但現在,在新的市場環境和法規限制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必須在海外建工廠、在當地建供應鏈、建平臺,纔可能完成對海外市場的覆蓋。

李強表示,出海模式的轉變,讓中國企業在出海過程中不得不面對幾個關鍵問題:首先,在當地投入工廠後,如何能快速搭建起一套數字化平臺,進而完整複製國內的管理模式;

其次,海外有些法規,對於數據存儲、合規有明確的要求,如何在當地構建一套數字化系統,以及如何滿足當地政府對於數據存儲監管的要求。

這些領域的坑,騰訊雲早都已經趟過,並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據李強介紹,騰訊雲自2016年便開始開展海外業務。目前,騰訊雲的基礎設施已覆蓋全球五大洲21個地區,運營了58個可用區、3200多個全球加速節點。同時,騰訊雲在全球範圍內擁有超過11000家合作伙伴,並在海外各大區都設立了本地業務拓展團隊。

近幾年,隨着出海熱潮的興起,騰訊雲國際業務也保持了雙位數的高速增長,成爲騰訊雲發展的新引擎。李強表示,在海外市場,騰訊雲的競爭力主要體現在產品和方案能力,以及快速響應的本地化服務網絡。

比如作爲騰訊雲的“尖刀”產品,騰訊雲音視頻產品已經覆蓋國內90%的音視頻客戶,其視頻雲解決方案市場份額更是位列行業第一,產品能力位列亞太第一。

而在服務質量上,騰訊雲也要遠遠好於國際廠商。“多數在國外的客戶,如果不是真正TOP的客戶,要尋求某個服務,可能要等幾周。騰訊雲則會更關注客戶體驗,這也推動了騰訊雲在海外的市場增速”。李強說。

目前,騰訊雲已經累計服務超10000家海外客戶,覆蓋超80多個國家和地區。更重要的是,在客戶覆蓋上,騰訊雲除了中資出海客戶外,本地客戶也變得越來越多,這將是騰訊雲未來發展的一塊重要增量市場。

雲廠商的責任和擔當

在國內,隨着政府及央國企越來越多的國產化、自主化的要求,也推動了融合創新市場的快速發展。

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融合創新相關產業的規模已經達到2.1萬億元,預計到2027年,該產業規模有望達到3.7萬億元。

李強表示,這兩年許多地方因爲財政壓力比較大,開工的大型項目越來越少。但是,融合創新的需求增長卻十分明顯。

“這是因爲融合創新有明確的時間窗口,所有的政府部門都需要在2027年完成融合創新改造。這個需求非常明確,國家也比較支持,所以這也將是騰訊雲發力的一個重點”。李強說。

得益於過去龐大的研發投入,騰訊雲目前已建立全棧國產軟件體系,並在融合創新領域取得了比較不錯的成績,處於國內廠商第一梯隊。

據悉,騰訊雲打造的基礎軟件數據庫TDSQL、操作系統TencentOS、專有云TCE、大數據TBDS、騰訊雲TI平臺等,目前已適配主流國產軟硬件生態系統,並覆蓋金融、政務、互聯網、醫療等多個行業。

近期,騰訊雲與某大型部委合作建了一個融合創新雲,規模超過22000個節點。李強表示,“這個融合創新雲的意義不僅在於規模特別大,而且做到了整個集羣的融合創新。軟件方面,是騰訊全棧自研的融合創新版本,硬件方面,我們則與各個廠商做了適配,幫助他們做了數百項的改進”。

另外,這個融合創新雲也支持“一雲多芯”,這使得客戶可以大幅降低硬件成本。因爲如果只支持單一品牌,那在採購設備時的議價能力也會比較弱。

爲了加速融合創新產品在產業場景的落地,騰訊雲也在推進“公私並舉”的發展戰略。在對外提供靈活便捷的公有云服務外,騰訊雲也針對強調定製化、項目制的金融、政企、能源、醫療等行業,提供私有化部署服務。

爲此,騰訊雲還將全面升級經銷渠道體系,發展一批具備私有化產品銷售和服務經驗的專業夥伴。同時,騰訊雲也將組建“融合創新開放聯盟”,與更多夥伴一起開展聯合適配、聯合拓展和聯合創新。

李強表示,對雲計算廠商而言,融合創新不只是一門可觀的生意,更是推動中國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產業責任和技術擔當。

而對於未來的發展,李強提出,重塑增長是一場馬拉松賽跑,在這場長跑中,每一位管理者、每家企業都是參賽者,只有具備堅定的決心,和樂觀的心態,才能跑完全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