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事變83週年 侯漢廷曝教科書不告訴你的10個臺人歷史
侯漢廷(侯漢廷提供)
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發生地,盧溝橋名勝「盧溝曉月」。(國民黨臉書)
今天是七七抗戰紀念日,中華民國與日本於1937年7月7日發生在河北省宛平縣蘆溝橋的一起軍事衝突,爲八年抗戰全面爆發的起點。臺北市議員侯漢廷指出,當年有許多臺灣人也投入對日抗戰,並列舉出10個教科書沒講的歷史事件。
侯漢廷今(7日)在臉書上表示,83年前的今天,盧溝橋旁一聲槍響,拉開全民族抗戰序幕。一批臺灣兒女,拿起刀槍、奮不顧身投入了反日本侵略的抗戰,而且當時也引起不少臺灣同胞共鳴,起而對抗日本殖民統治,侯漢廷還列出了10個教科書沒講的歷史:
故事1
1938年10月10日,臺灣人爲集中抗日力量,組織了「臺灣民族革命總同盟」,並發表宣言指出,臺灣革命鬥爭,在祖國的對日全民抗戰上,佔着極重要的地位。
故事2
七七事變當年,即發生「中華會館案」。中華會館是當時臺人抗日聯絡的重要據點,是以日帝首先肅清所有在臺的「中華會館」,株連達二百餘人。
故事3
1938年夏,抗日分子炸燬著名的久留米儲油庫,死傷日本守軍30餘名,焚燬可供日本平時六年使用的油量,給予日帝戰略物資嚴重的損害。此案搜捕甚久,株連亦甚廣。
故事4
1940年(一說爲1941年),發生「臺灣民族主義青年團案」。5月27日,小學教師李欽名等被捕,罪名是相約起義響應祖國,是爲「五二七事件」或「朴子思想案」。此案株連達百餘人,多數酷刑致死,李欽名亦死於獄中。
故事5
1942年,發生「東港事件」。據日方報告:抗日分子歐清石、郭國基、吳海水等人,鼓動臺胞起義,以配合國軍登陸作戰。他們募集資金,已在澎湖、高雄、東港等地購買漁船,預定在東港、枋寮海岸迎接中國軍隊。
故事6
1943年,瑞芳煤礦主李建興被密告在臺建立抗日軍隊,並持有白崇禧、餘漢謀的秘密信件。日軍大事逮捕李氏家族及煤礦工人達五百人之多,直到臺灣光復,此案尚未審完,許多人在獄中遭刑求致死。1945年末,李建興提議組織「對日報復會」,惟因政府對日「以德報怨」而未果。
故事7
1944年春,發生「謝娥事件」。謝娥爲留日外科醫師,一直想潛往大陸戰場,爲負傷戰士醫療。並與陳炳基、郭宗清、唐志堂、黃雨生、劉英昌秘密討論「戰後,臺灣就可以回到祖國懷抱」,計劃在日軍飲用水中下毒,以迎接盟軍登臺。唯被告密而遭逮捕,雖受嚴刑拷打併被投獄,但謝娥拒絕和日本人合作,至光復纔出獄。
故事8
1944年,又發生臺北帝大醫學部學生蔡忠恕案,罪名爲組織響應國軍登陸活動,據說株連達千餘人,酷刑致死者多人,蔡則於1945年6月遭盟軍轟炸,死於獄中。
故事9
1944年還發生「蘇澳間諜案」。爲有美潛水艇在蘇澳海面浮出,臺灣漁民引領二名美軍上岸,被日警偵知,大肆逮捕蘇澳一帶漁民,有70多人慘遭殺害。此事件在臺灣光復後,由於家屬陳情才被揭露。
故事10
2020年,日本將釣魚臺更名,彰顯其擁有主權及實際統治權,嚴重打擊臺灣漁民生計。但駐日代表附和日方說法,以文字遊戲抹殺我方過去捍衛釣魚臺之事實;民進黨政府還批評在野黨不批評大陸。臺灣漁民欲出海保釣,被漁業署禁止。民進黨扭曲東海和平倡議,高喊「擱置爭議、共同開發」,卻對倡議核心的「主權在我」四字隻字不提。
最後,侯漢廷還說,盧溝橋的硝煙早已散盡、然而山河破碎、同胞逝去的殤從未被忘懷,並感嘆,「總督府的殖民陰影雖已消散,然而幽魂飄蕩、媚日的行徑未曾停止。」他還提醒臺灣人,莫忘臺人抗日曆史,我輩當自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