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吐魯番 在此領略大漠孤煙的壯美
庫木塔格沙漠
暢快閱讀中,經常停下來,查閱書中頻繁出現的古國名、古地名、古族名和古人名,這些名詞全是真實存在過的(有的地名我甚至讀不出發音),祥子所做的,只是以小說作者或影視編劇的嫺熟手法,將它們串到一條條故事線上,並進行誇大的奇觀處理。
基本上我是把《三十六騎》當作旅行文學來閱讀的。但我非常清楚,無論是乘車遊覽還是自駕探索,書中班超及其三十六騎或邦交或征戰的“西域三十六國”,如今早成了灰頭土臉的乏味廢墟。即便真有那麼一臺時光機,能帶人穿越回曆史現場,鑑於文明階段曾經鮮活熱鬧的它們,也遠不可能有着書中那一番番水道交錯、瓊樓玉宇、技術蓬勃的“古代科幻”圖景。有時候,宅着編出來的“遊記”,就是要比腳踏實地踩出來的遊記要好看得多。貧乏的現實,需要用想象力去還原和美化。但無論怎樣,還是想親眼去看看。
確鑿歷史與奇觀現實
史實和小說中,西征大軍經敦煌郡入西域後,有着外交使團任務的班超一行三十六騎,在伊吾與竇固率領的主力大軍正式作別,向着塔里木盆地南路諸國開拔。這些武功高強的“外交官”們抵達的第一個國家,便是鄯善。
其實,書中那個浩瀚樓蘭海畔的綠洲鄯善,漢昭帝以前稱樓蘭,國都扜泥城,在今天中國最大的縣城若羌境內。而今天的鄯善縣,卻隸屬於東疆的吐魯番市。
乘火車出河西走廊,過星星峽,越哈密,我的第一站不可免俗的選擇了旅遊名城吐魯番。這個火車站名稱非常具有欺騙性,高鐵經停的“吐魯番北站”,聽上去應該很遠,距城區也有15公里路程,而感覺上應該比較靠近市區的“吐魯番站”,卻遠至45公里之外。經驗主義害死人,加上嚴重的列車晚點,我只好乘坐一小時的打表出租,花費120元大洋,抵達目的地。
一路上途徑的是空曠的戈壁荒漠,光禿禿的褐色山丘,像一隻只躺倒巨人的腳趾,穿行其間好幾十公里。沒有村莊、沒有屋子,也沒有人跡,拐向城市前,一塊“紅孩兒修煉場”的大招牌提醒我,這兒是一塊神話和傳奇之域。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火焰山,以及讓阿娜爾罕心兒醉了的葡萄溝,是吐魯番的兩個5A級景區,卻也是我毫無興趣前往的旅遊名勝。之所以無興趣,有一部分原因是口碑。它們遭至現實中的朋友和各OTA平臺網友點評的全面失望和諷刺,“中國最無意義的5A級景點“。
當然,個人審美千差萬別,如果不是國內景區的昂貴票價,本不該聽信他人觀點而放棄自己前往探索。只是相比神話傳說和農業景觀,我對歷史和奇觀現實更有求知慾。
確鑿歷史中,吐魯番盆地上2000多年來曾存在過車師王國、高昌王國和西州回鶻。《三十六騎》中是這麼寫的,“車師國是西域面北的門戶。《太史公書》裡的記載車師原叫姑師,後被武帝大軍所破,更名車師。從車師向北,便是匈奴。向西北,便是烏孫。當年前朝的細君和解憂兩位公主遠嫁烏孫,過的都是車師。車師作爲門戶,北漢軍和匈奴來回爭奪,從漢武帝到如今,據說已有六番易手。“
小說中的“六番“,是站在公元72年的東漢朝廷角度所看。自王莽之亂以來,大漢失去對西域控制已六十載,班超出使的同時,大臣耿秉力爭”以戰去戰“、奪回並屯守的車師和整片西域,當時實爲匈奴所控制。而在史書和博物館展覽條目中,常能見到的”五爭車師“,則是從西漢視角看去的:伴着公元前100多年張騫通西域,武帝曾與匈奴”五爭車師“,最終勝出,開闢河西,統有西域。
而今的吐魯番地區,留有有着交河故城和高昌故城兩座保護起來的歷史遺蹟,之所以是故城,而不是古城,意味着城內只有廢墟,而再沒居民生活。
1879年,沙俄探險家雷格爾(A.Regel)來到高昌故城時,他看到高大的城牆,雄偉的拱形城門和圓形屋頂的建築,感到吃驚。他在考察記中寫道:"這些廢墟不禁使人聯想到古代世界希臘人和羅馬人在建築藝術上的輝煌成就。"圖爲高昌故城曾經的景教寺院。
奇觀現實,是迥異於主流生活環境的樣貌。千篇一律高樓大廈的現代都市和修舊卻如新的美麗鄉村,早已成爲國內遊的差旅經驗。於是,鄯善縣吐峪溝荒漠中,那個宛如土耳其卡帕多細亞洞穴生活區的麻扎村,必然是某種吸引人的奇觀現實。
高昌和交河,雖然比5A級的火焰山和葡萄溝少了一顆A,卻同屬中國、哈薩克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三國聯合申遺的“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中的重要遺址點。因此,70塊門票的國內“世遺“起步價,以及30塊的觀光車費是少不了的,畢竟古代都城再怎麼比當今城市規模小,也是不方便在烈日下步行遊覽的。
吐峪溝之後,我們先繞回吐魯番市區以東40公里的高昌故城。這座城池由西漢屯田部隊於公元前一世紀、在車師前國境內所建。漢、魏、晉歷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稱爲“戊己校尉城”。景區內專業導遊都不在,改由一名保安隊長帶領,坐着觀光車給我們講解。
雖說終年的耳聞目染,讓他知曉不少腳下廢墟的歷史知識,但隔行如隔山,始終圍繞玄奘與高昌王麴文泰交往的故事實在太過乏味,還遠不如火車上那些博古通今、能吹會道的列車員。
分外城、內城和宮城三部分的高昌故城,總面積約200公頃,保存相對完好的外城牆由麴氏所建。篤信佛教的麴文泰曾挽留住西行歸來的玄奘,開班講學,錐狀的講經壇,也就成了如今最重要的遺蹟。其實,一兩千年前的此地,曾存在着大量不同的宗教信仰,瑣羅亞斯德教(拜火教)、佛教、摩尼教、道教、景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先後傳入過西域,高昌故城內,迄今依然留有一座景教((基督教聶斯托利派)的教堂遺蹟。
至於瘋狂禮佛的麴文泰,在史書上也不是多值得肯定的正面角色,曾長期陽奉陰違地與唐廷周旋,“公元640年,唐朝西征軍兵臨高昌城下,情況完全出乎麴文泰意料。唐軍以拋石車和推撞車工程,很有成效,狂妄的麴文泰當時就被嚇死了。其子麴智盛只好投降。唐太宗隨即在高昌設立西州,不久又設立安西都護府,府址就在西州。“(《新疆兩千年》)。
青旅拼人入古村
各OTA平臺當然有着選擇豐富的高性價比一日遊產品,不可避免的總得包含葡萄溝、火焰山和坎兒井這吐魯番三大牌中的一到兩處。這種時候,入住青旅,拼車撿人,是最明智的選擇。經驗豐富的旅者都懂這個道理,青旅早已不再只是窮酸揹包客湊活度日、交友結伴的地方,車內富餘的自駕者住在私人間中,要麼等來有差不多消費意願和能力的獨行者AA旅費,要麼大概收個油錢或乾脆免費,把揹包客捎到下一站。
庫木塔格沙漠
很幸運,正午剛抵達位處維吾爾居民城中村的達卜青年客棧,我就迎面碰上三位剛租好車的住客,並恰好和我旅行意願相符:不去葡萄溝和火焰山,只在當日下午到吐峪溝麻扎村和高昌故城轉轉,天涼下來後,再進本不在我計劃之列的庫木塔格沙漠。
新旅伴中,浙江和廣東小夥,是在麗江各自開客棧的好友,相約自駕往西北進發,車在半途讓給路上的搭乘人開,撞了,扔在蘭州的修理廠。綽號大碗的姑娘來自安徽,在新疆讀大學畢業後,留下來做了導遊,這些天是她的假期,不過,那張無敵的導遊證只能讓她自己免費。駛往鄯善的國道上,一個由大碗安排行程的廣東客人電話打來,抱怨花1000塊住的喀納斯酒店房間,又小又黑。“實在抱歉,可這實在沒有辦法啊!您可以瞭解一下,喀納斯的酒店客棧真就只能這個樣,您將就一夜,到禾木會好很多,我們再免費補償您一個景點。“來新疆玩過的,大抵都知道喀納斯地區雖美,可最糟糕性價比的食宿已漸成一隻攔路虎。”你們廣東人就是矯情,快去把你這同鄉吃掉“,浙江小夥開着車,對身旁的好友玩笑道。
60公里路程,從高速到鄉道,從路口到村口,都少不了一道道安檢。麻扎村是吐峪溝唯一拓爲景區的自然村,不可避免有着30塊門票。
資料裡說,這兒是迄今新疆現存的最古老的維吾爾族村落,有着1700多年曆史。這一說法我有些質疑,雖然維吾爾的祖先被認爲是公元前3世紀遊牧於匈奴之北的丁零人,4世紀(差不多1700多年前)正式以袁紇的譯名出現於漢字史籍,但西遷入疆已經是公元9世紀之後的事了,更名爲回鶻的遊牧部族,有一支佔領了包括西州(今吐魯番盆地)在內的天山東部地區,一度篤信佛教並加以扶持。另一支回鶻部族,則越過了準噶爾盆地,進入中亞草原,並於10世紀末皈依了伊斯蘭教。這一變化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影響,元代以降,天山南北主體民族普遍信仰了伊斯蘭教,回鶻人漸成了今天的維吾爾族。
麻扎村
如今的麻扎村,是一個還沒被旅遊業眷顧發展起來的破敗村落。稀少的旅遊大巴停下,人們下車,走進村口唯一一家維吾爾餐廳,一份管飽的手抓飯、任吃的西瓜和葡萄乾、任喝的茶水,30一位,倒是實惠。村裡密集的黃粘土造房圍繞着清真寺,高低錯落着排開,有的是窯洞,有的是兩層土樓。一條渾濁的溪流穿過破敗村落,偶有去上學的孩子經過留守老人打開的窗框。小商戶還剩三兩家,賣着葡萄乾、手織布和四楞“尕巴“花帽。
吐峪溝鄉另有一處千佛洞,是新疆著名的三大佛教石窟之一,如今在考古維護中,並不對遊人開放。它也算西州回鶻曾興旺禮佛的明證。據記載,西州回鶻王室在招待來賓時,往往有佛教僧侶參加,而且會邀約客人入寺參觀。回鶻和尚也曾一度成爲西北地區佛教事業享有權威的傳播者和代言人,活動不僅限於天山南部,在西夏,也享有崇高聲譽。
麻扎村是一個還沒被旅遊業眷顧起來的村落
送君九月交河北
此前,我曾去過世界上很多著名而免費的沙漠,北非撒哈拉、美國白沙沙漠和死亡谷、伊朗亞茲德、西班牙塔本納斯、智利阿塔卡瑪,平心而論,僅有2005平方公里的庫木塔格顏值並不差,而且奮力攀爬上距大門最近的高聳沙丘,會有着最不一樣的景緻——這是全世界距離城市最近的沙漠,高樓大廈、住宅小區觸手可及,仿若衝坡下來,就能奔進鄯善城市的街巷裡。
不過沙漠門票怎麼收很難想象:景區就真有本事把道路全圍着栽種葡萄藤。票價倒不貴,30塊,可買了景區票後,還得交停車費,如果想把自己的車開進沙漠,再交300元,門票並不能因此免掉。
交河故城,曾經的“居民區”
交河無論是遺蹟樣貌、可貼近程度還是歷史滄桑感,都比高昌故城要讓我們享受和興奮得多。它的歷史也遠比高昌更遠久,它於公元前2世紀就由車師人興建,雙城都在14世紀的連綿戰火中被嚴重損毀。保留下來的交河故城,卻依然還算世界上保存最完好、最古老的生土建築城池。
觀光車沿着曾經繞城分流的河道(因此被命名爲交河)前行,先把參觀者放到一座塔樓前,沿螺旋樓梯上到一片巨大臺地,腳下就是古時衛戍功能的外城,望向乾涸的河道對面,就是南北長1750米、東西最寬達300米的交河故城。
接着,觀光車會把人帶入可以真正行走在其間的故城,寬闊的中央大道,北指規模恢弘的9萬平米寺院區,南達8萬平米的居民生活區。東西縱橫的街巷進一步把城池切割爲內地古代城池的坊、曲,似中東城池的高牆,又爲烈日下的行人佈置充分可供遮蔽的陰影。街巷和廢墟並沒太多文字註解,這樣也好,交河故城將知識留在了歷史書和奇幻小說裡,而把震撼的歷史現場留在了腳踏的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