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醫院羣聚不回診 醫師曝「這一病」死亡風險提高8%

▲臺大醫院門診持續 。(圖/記者屠惠剛攝)

記者潘姿吟臺北報導

多家醫院出現院內確診個案,讓民衆擔心到醫院就診會增加感染風險。不過,乳房外科醫師陳柏長指出,法國先前的「軟封城」導致癌症病人減少就醫,間接提高未來死亡風險,以初診病人爲例,每延遲1個月就醫,未來死亡風險增加6%,乳癌提升至8%,呼籲慢性病患與癌症病友應維持既定醫療行爲,或改往專科診所接受治療。

乳癌病友陳小姐向《ETtoday新聞雲》表示,自己原本今(19日)預約到臺大醫院抽血,但卻沒有前往,「我怕感染、不敢上醫院,一早先打電話跟醫院請假了!」另外,也有一名鄭小姐,需定期回醫院檢查人工血管是否出現阻塞、凝血情形,同樣對週四的回診感到猶豫。

面對民衆在疫情期間就診的疑慮,乳房外科醫師陳柏長18日在臉書「陳柏長醫師 乳房疾病診療 跑步運動分享」發文,「根據法國軟封城,造成癌症病人減少就醫,多數爲初診斷病人,每延遲一個月就醫,未來死亡風險每延遲一個月增加6%,乳癌則是8%。」

▲醫師提醒癌症患者應如期返回醫院治療 。(示意圖/記者李佳蓉攝)

《ETtoday新聞雲》就此篇文章採訪陳柏長,他指出,乳癌病患有50到60%來自乳房篩檢,乳癌前期的高存活率,有很大一部分要歸功於乳癌篩檢。不過,去年全球疫情肆虐時,許多地方因爲封城的關係,明令禁止不必要的醫療行爲,這當中包含了乳房篩檢。

他引用國外相關數據顯示,「隨着封城時間超過3個月,超過五成的病人中斷門診治療或追蹤;疫情也導致乳房篩檢人數下降,乳癌被提早篩檢出來的比例只剩下疫情前的一半,降到僅剩30%,確診患者晚期人數增加,增加治療難度及存活率。」

陳柏長還以法國爲期兩個月的「軟封城」爲例,造成癌症病人減少就醫,尤其大多數是初診病人,「每延遲1個月就醫,未來死亡風險增加6%,乳癌則是8%。如此一來,將造成1000到6000位原本可能可以治癒的癌症病人,在未來失去生命。」

他進一步換算,若以臺灣人口來看,大約會是250到1500名癌症病人,「未診斷癌症病人的死亡風險,並不低於感染新冠肺炎的死亡風險。慢性病患與癌症病友應該持續既定的醫療行爲,不一定要擠大醫院,不妨做些調整、選擇專科診所,以得到該有的治療。」

中興醫院快篩站。(圖/中興醫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