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說我不結婚,人窮別生孩子,快活50年,後20年遭點罪,虧嗎?

北京理工大學一位女生,最近在街頭接受採訪中,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她輸出的觀點爆火網絡。

這位00後的女大學生說了4個意思:

1.“我是不婚主義”。

小姐姐雖然只有20來歲,卻好似經歷了無數的歲月風霜,她非常堅定地說:“我是不婚主義,因爲結婚面臨許多問題,還有徒增的生存壓力”。

小姐姐認爲,如今離婚率高,就是因爲很多人後悔結婚了,“早知今日何必當初”,一個人生活挺好。林黛玉說過,不嫁人還乾淨呢!

2.“我最討厭的是,窮人還要去生育!”

小姐姐這一句“窮人不配生育”,將她推到了風口浪尖。

很多網友說,你不婚就不婚吧,幹嘛還管別人生孩子?憑什麼說窮人就不該生孩子?

小姐姐自有她的理由。

她認爲窮人給不了孩子富裕的生活,孩子可能會自卑,他要用一生來治癒貧窮的經歷帶給他的傷害。

小姐姐說,自己小時候家裡窮,父母期望她能夠做人上人改變家庭,這讓她壓力倍增。

小姐姐還說,小時候每天吃榨菜,跟父母睡過公園,她不想讓孩子也過窮人的生活。所以,窮人就不要生孩子。

3.“快活50年了,後面20年稍微遭點罪,不虧。”

小姐姐今年20來歲,她認爲不結婚可以快快樂樂再活50年,那時候70歲了,可能會有一些孤單,但是如果能活到90歲,“快活50年了,後面20年稍微遭點罪,不虧。”

所以,小姐姐認爲趁年輕多攢錢,至少要足夠自己養老。

4.“人口老齡化跟我沒有關係。”

有人問,如果大家都抱定不婚主義,如何解決人口老齡化日趨嚴重的問題?

小姐姐卻認爲,她結不結婚,生不生孩子,跟人口老齡化一點兒關係也沒有,因爲世界那麼大,不缺她一個。

對於北京理工大學這位女生的觀點,網友也分兩類,一類是批評,一類是贊成。

批評者認爲,“考上大學不結婚的人,是讀書讀傻了。”父母好不容易將她養活大,供她考大學,結果她不結婚,不生孩子,她就是這樣回報父母的嗎?這種人對社會也沒有一點責任感。

贊同者認爲,結婚不結婚,生孩子不生孩子,這是她個人的自由,並不犯法。何況,時代洪流中,個人選擇結婚與否、生育與否,並不傷害他人的利益,它也不是一道對與錯的判斷題。

對於這件事情,我也有幾點看法。

第一,北理工女生之所以“一鳴驚人”,是因爲她的代表了許多知識女性的觀點,如今有一個現象,女生學歷越高,越容易不婚。

這些女性不愛結婚,是因爲婚姻不再是女性生活中的唯一目標。

過去的女性,以追求結婚生子爲目標。給夫家生下男孩後,她就有了立身之本。

而現在,女性意識到能保障婚姻和生育的,只能是自己的事業和能力。因此女性事業心越來越強,從而導致她們不可能迴歸賢妻良母的角色。

尤其是現代女性接受到更高水平教育,有更多機會追求事業和個人發展。越來越多的女性能夠在經濟上獨立,不再依賴婚姻來獲得經濟保障。

女性對婚姻需求的變化,使得不婚主義成爲一種趨勢。

第二,我不結婚生子,世界這麼大,不缺我一個。

持這種觀點的女生很多。

我有個親侄女,從小就是個學霸,上的是985大學,畢業後去英國讀研,後來又讀博,最後留在了英國某大學的研究所。

侄女今年40歲了,仍然是單身。可把爸媽急壞了。每年去英國看女兒,主要話題就是催婚。

侄女被催急了,說:地球上80億人口,難道我不結婚生子人類就滅絕了?不缺我一個,這輩子一個人挺好。

這兩年,她爸媽乾脆不再催婚了,隨其自然。

第三,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我一個發小的女兒,大學畢業後去蘇州就業,今年32歲了,也是說啥也不結婚。

這個女孩主要是受原生家庭的影響。

她5歲時,父母離婚,後來爸爸又給她找了一個後媽。後媽又生了個兒子,從此女孩就成了家裡的“使喚丫頭”。

後媽什麼都讓她幹,一天三頓飯,刷完刷鍋必定要她幹,洗衣拖地也是她的,後來做飯也是她的。

有後媽,就會有後爸,這句話一點都不錯。爸爸慢慢也被後媽洗腦了,動不動訓斥她。

女孩千辛萬苦還是考上了大學,報的志願是蘇州的一個民辦本科院校,她就想着離家越遠越好。

大學畢業後,她爸爸想讓她回河南老家考教師編制,她拗不過,回來參加了考試,卷面上會的題目她故意不做,最後沒有考上教師,就有回到了蘇州。

如今她靠自己買了一套公寓房,說自己是單身主義者,不想結婚,更不想生孩子。她從父母那裡得到太多的婚姻刺激,覺得結婚真的沒意思,整天吵吵鬧鬧,一地雞毛,不是自己找不自在嗎?

有人說,這些不想結婚的女孩,是讀書讀傻了。

我不這樣認爲,這個黑鍋,讀書可不背。我想說,每個人都應該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和幸福。我們應該尊重彼此的選擇,而不是去嘲笑和貶低別人。

對於北京理工大學這個女孩的觀點,我們不應簡單地批評她,而是要反思:爲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產生?我們的社會究竟還存在哪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