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面臨五大心理挑戰,試試這樣找到幸福
彭凱平鼓勵大學生朋友去發現自己的優勢、魅力和長處,培養積極的自尊心。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建泉/攝
最新一季《脫口秀大會》讓李雪琴“火了”。這個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新聞系、擁有紐約大學研究生學歷的女孩是很多人眼裡的“開心果”,有才又有趣,可是這個給很多人帶來快樂的女孩卻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自己在北大讀書的第四年,被確診爲患有抑鬱症。她說自己有段時間“一閉上眼睛就心悸”,“每天只有熬到支撐不住的時候才能昏睡過去,第二天也不想醒來”。嚴重的時候,她曾在大街上失聲痛哭……
持續的情緒低落、對和朋友同學聚餐或參加社團活動的興趣明顯降低、不想跟別人交流、默默流淚、體重突然增加或減少、時常感覺很困但是晚上睡不着覺……這些從表面上看起來司空見慣的“喪”情緒,疊加起來可能說明已經有了抑鬱情緒,甚至是抑鬱症。
臺灣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所教授遊金潾通過長期研究發現,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三年級是抑鬱症的高發期。大一要從依賴階段走向獨立階段,在探索自己要走向何方的時候,會迷茫、會困惑;大三要面對人生的重新選擇,有可能埋怨專業選的不對,或者擔心以後的讀研和工作,焦慮更多(詳見本報2019年7月29日報道《研究發現:大學一年級和大學三年級是抑鬱症的高發期》)。
中國青年報官方微博去年發起了一項題爲“大學生抑鬱症發病率逐年攀升,你覺得自己有抑鬱傾向嗎?”的投票調查,有30萬名大學生參與,投票結果顯示,近三成大學生認爲自己有嚴重抑鬱傾向,60%的大學生坦言自己有輕微的情緒低落。
爲什麼會有如此高比例的大學生感到“心情不好”,甚至出現抑鬱症狀?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清華大學心理學系系主任彭凱平教授認爲,這與中國社會發展變化太快有很大關係。“以前我們有家、有村、有部落,有很多的社會網絡和社會支持,而現在年輕人大多孤身在大城市裡生存,一切只能靠自己。每一顆心靈都戴着面具飄浮,因此會產生焦慮、擔憂和恐懼”。
彭凱平教授指出,中國年輕人面臨五大心理挑戰:飄、急、躁、怨、苦。這五個心理挑戰與大學生出現心理問題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係。他建議“心情不好”的年輕朋友去學習“積極心理學”,用積極的知識、體驗、方法、技巧來改善自己的心理狀態。他同時強調,要區分抑鬱症和抑鬱情緒的不同。“抑鬱症就要去看醫生,要吃藥,尋求心理療法的幫助”。
那麼,大學生如何遠離焦慮、擔憂和恐懼,找到幸福感、歸屬感,以及對人生的掌控感呢?
彭凱平教授介紹說,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理論,叫做恐懼管理理論。該理論由美國堪薩斯大學的3位心理學家傑夫·格林伯格、謝爾頓·所羅門和湯姆·匹茨辛斯基在1984年共同提出。該理論的基本觀點是,每個人都有對死亡的恐懼心理,爲了緩解對死亡的恐懼,人們創立了文化世界觀。文化世界觀可以使人們感覺象徵性地超越死亡;可以給人提供一種感覺,即每個人是這個有意義的世界中有價值的一員。
彭凱平教授說,恐懼管理理論提出了自我心態保護的兩種機制——近端防禦機制和遠端防禦機制。“其中,近段防禦機制就是要找到自我心理調節的技巧和方法,例如深呼吸、打坐、冥想等,去進行積極心態的調整;遠端防禦機制則是讓一個人一生都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這就需要有文化。”他建議每個大學生都要學習一些心理學,並且用文化來幫助自己認識世界。他曾多次建議教育部給中國所有的大學生開設心理學課程。他說:“人生最重要的是做人,而做人最本質的是要有心。這裡的心是指人的心理,人是心理活動的載體,沒有心理活動就沒有人,所以普及心理學教育特別重要。”
彭凱平認爲,樹立文化世界觀既需要人文素養,也需要科學素養。“人離不開人文,沒有人文就沒有人。人需要思考、學習、交流、合作,需要憧憬未來,這一切都需要人文的支持。人文塑造了一個人的根基。科學改變了人類的智慧。科技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同時也改變了人的心理,借用科技手段,人們可以活得更開心,更有尊嚴”。
此外,自我尊嚴的發現對於培養年輕人的積極心理也很重要。彭凱平發現,很多人從小就受到嚴格的背書教育,家長會拿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比較,這會導致很多孩子失去自信,從而缺乏自強的人生態度。“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有自己的天賦和責任,關鍵是要去找到和發現。”彭凱平說。因此他鼓勵大學生朋友要去發現自己的優勢、魅力和長處,培養積極的自尊心。
建立親密的關係也是能夠讓自己開心的遠端防禦機制。彭凱平告訴中青報·中青網記者,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剛剛完成了一項長達70多年的追蹤研究報告,即看看哈佛的畢業生中誰會成爲人生贏家。追蹤結果發現,真正決定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是大學專業,不是學習成績,而是美好的關係,包括穩定的家庭關係、親密的朋友關係等。因此,彭凱平建議,“大學生朋友們要找到生命的意義,就不能天天躺在牀上玩手機,窩在家裡打遊戲,而是要走出家門,去和別人交往,學會與別人溝通和交流。”
“積極心理學認爲,幸福在人間,幸福在於行動。”彭凱平總結說。(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夏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