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交易額2000億元大市場:教育部三個“超常規”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王峰 北京報道近日,一項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劍指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關鍵難題的重大舉措落地——教育部、江蘇省共建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以下簡稱“區域中心”)。

據報道,目前已有20所左右高校參與區域中心建設。南京、蘇州作爲兩個核心承載區,首批確定了生物醫藥、信息通信、先進材料三大產業方向。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高校科技創新機制,提高成果轉化效能。不久前閉幕的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強化校企科研合作,讓更多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爲現實生產力。

9月14日,江蘇省委書記、省長專門赴京,參加區域中心啓動會暨戰略合作協議簽署儀式。在啓動會上,教育部部長懷進鵬說,要探索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高效辦法和清晰路徑。江蘇省委書記信長星表示,江蘇將舉全省之力強化服務保障、落實重點事項、深化制度創新。

建設區域中心,是一次超常規匯聚人才資源和科技成果的嘗試。教育部副部長吳巖表示,教育部希望通過超常規的資源投入、超常規的政策激勵、超常規的聯動機制,切實把區域中心建出實效,建成推動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金字招牌”。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已開展幾十年,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難的癥結何在?首個全國高校區域技術轉移轉化中心將如何破題?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金額達2000億元

我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已開展多年,取得了豐富成果。

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內高校紛紛成立科技成果轉化機構。進入新世紀,各高校紛紛在原有科技成果轉化機構的基礎上,成立技術轉移中心。

2001年9月,原國家經貿委發佈通知,認定基礎比較好、科技力量比較強、科研成果比較多的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華東理工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四川大學等6所高校的技術轉移機構爲國家技術轉移中心。

高等教育作爲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龍頭和科技成果的“富礦”。

近日發佈的2024年《中國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介紹,以轉讓、許可、作價投資和技術開發、諮詢、服務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總合同金額由2019年的1085.9億元增長到2023年的2054.4億元。

該《年度報告》還介紹,高校院所實施的轉化項目數量也較快增長,以6種方式轉化科技成果的總合同項數,由2019年的43.3萬項增長到2023年的64萬項。

南京一所本科高校科技處工作人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目前我國高校技術轉移中心的運行模式大致可分爲三種:高校內設機構、高校全資子公司、高校與政府(園區)共建。

“前兩種模式的優點是便於高校的統一管理,缺點是缺乏專業的人才隊伍,對市場需求不明確,轉讓績效不高。”該工作人員說,“第三種模式能夠聚集地方政府、企業和高校的三方需求,越來越受到地方政府和高校重視。”

上述《年度報告》指出,截至2023年底,1038家高校院所成立了適合自身特點的技術轉移機構。高校院所與企業共建研發機構、轉移機構和轉化服務平臺數量達到19574家。

這些機構和平臺不斷吸納聚合各方資源助力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在促進科技成果供需有效對接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五大問題

雖然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率有所提升,但仍然有很多科技成果“沉睡”在實驗室,得不到市場化、產業化應用。其中的癥結在於科技成果轉化機制不暢。

在區域中心啓動會上,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要解決高校科技成果‘不能轉’‘不好轉’‘不會轉’‘不願轉’‘不敢轉’五大問題。”

針對高校科技成果與產業需求脫節、“不能轉”問題,要聚焦戰略產業需求,加強需求牽引、目標導向的科研選題,以“揭榜掛帥”等方式,建立“企業出題、協同答題”的科研攻關模式,吸引最具創新活力的科研團隊和具有市場應用前景的項目入駐區域中心,強化校企科研合作,開展科研攻關和成果轉化。

針對科技成果成熟度不高、“不好轉”問題,要打造具有吸引力的公共轉化平臺,加強概念驗證、中試熟化,搭建全國高校共建、共管、共享的“一站式”公共轉化平臺,形成從技術研發、概念驗證、小試中試到小批量試生產“全鏈條”服務能力,爲科技成果轉化提供全過程、全週期服務。

針對技術轉移人才隊伍專業化能力不足、“不會轉”問題,要組建成果轉化專業運營團隊,打造技術經理人培訓、培養體系,強化服務保障和政策激勵。探索以市場需求爲導向的科創教育,以科技成果轉化項目爲牽引,在實踐實幹中培養應用型創新人才。

針對各方重視程度不夠、“不願轉”問題,要發揮評價“指揮棒”“風向標”作用,定期對區域中心建設成效和參建高校在區域中心成果轉化成效進行評價。遴選併發布相關領域“高校轉化典型案例”。

針對現有制度瓶頸、“不敢轉”問題,要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積極探索成果轉化機制創新,探索開展職務科技成果賦權、資產管理改革,完善盡職免責機制等,進一步激發科研人員創新積極性。

如何推動高校與企業“雙向奔赴”

2024年年初,國家大學科技園轉由教育部牽頭管理。教育部以此爲契機,提出以區域中心爲樞紐、國家大學科技園爲節點的“中心+節點”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總體設想。

今年1月,教育部提出要在部分地區試點建設高校區域技術轉移中心並支持江蘇先行先試。江蘇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十四屆六次、七次全會分別進行了部署。目前已實現了教育部“三到位一保障”(政策、資金、物理空間到位,評價制度有保障)的要求。

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現高校與企業的“雙向奔赴”,首先是高校要洞悉企業需求。

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認爲,高校要基於自身辦學基礎與辦學特色,主動對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強化科技成果源頭供給,攻克關鍵核心技術、助力產業發展。

今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等七部門就加快推進高校和科研機構存量專利推廣轉化工作有關事項發佈通知,要求高校和科研機構作爲專利高質量創造和轉化運用的第一責任人,要進一步完善專利轉化運用導向的科研評價體系。

“要加強政策激勵,深化與政府部門和行業企業的合作,提升高校科技成果供給質量和轉化效率。”周洪宇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實現高校與企業的“雙向奔赴”,其次是企業要積極聯繫高校。

中國科學院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馬一德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科技成果只有與市場需求相結合才能實現由科技創新向新質生產力的轉化。應以企業爲主體建立知識產權轉化運用機制,政府重點做好科技成果轉化的公共服務。

“大型的高新技術企業很多都有自己的研發部門,真正需要外部技術支持的其實主要是中小企業,可是中小企業因爲資金有限,抗風險能力弱,等不了一項技術長期不落地,更承受不了研發失敗帶來的損失,更傾向於轉化可以直接變現的技術。而高校科研人員更關心成果的科技含量,技術的投入產出比往往不是首要考慮因素,導致企業和高校很難達成統一。”上述南京一所本科高校科技處工作人員說。

這就需要在高校與企業“雙向奔赴”的同時,發揮政府的引導作用。

據介紹,在區域中心建設的總體思路中,教育部組織遴選優勢高校,超常規匯聚人才資源和科技成果;地方政府爲高校科技成果概念驗證、中試熟化、產業化,搭建“一站式”“全鏈條”面向全國高校開放共享的公共轉化平臺,並提供科技金融和專業化服務。

據悉,區域中心首批確定了生物醫藥、信息通信、先進材料三大產業方向,每個產業方向組建不低於200人的科技成果轉化專業運營團隊。

浙江大學國家高端智庫教育學院分中心執行主任闕明坤認爲,政府可通過給予企業一定的財稅優惠政策,推動企業與高校建立合作關係。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參與科技成果轉化過程,集聚更多社會資本投資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完善相關法律法規保障多方利益,以法治促進科技成果更好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