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小孩好養嗎?氣質9大指標...生來是調皮蛋or天使寶寶?

孩子特質不同,父母該如何教育與撫養是一大學問。(圖/取自免費圖庫pakutaso)

文/吳維寧

每個寶寶都有先天帶來的「程式碼」,組合出不同的「天生氣質」。美國的成人精神科醫生湯瑪士(A. Thomas)和兒童心智科醫生切斯(S. Chess)將「天生氣質」分成九大向度,並且交錯分析出「好養型」、「慢吞吞型」、「需要多花些力氣養」等三種天生氣質。

前些年,我曾帶過一個叫「歐文」的小男孩,一歲十個月的他非常聰明,領悟力極佳,靈動眼睛中有對世界的好奇。個性非常活潑好動,跟裝了金頂電池的兔子一樣,整天動個不停,完全靜不下來,然而用盡體力後,也比一般小孩累得快。他常在吃中飯前突然大吵大鬧,然後倚靠在老師身上睡着,再長大一點,則變成午餐時在飯桌上睡着。

雖然他父母作息很規律,但歐文睡不定時、餓不定時,有時可以連睡十二個小時,有時又兩個鐘頭就醒來,醒來之後便很難入睡。每天早上,我常看到睡眼惺忪的父母,帶着精力充沛的小孩來上學,問及前夜睡眠狀況時,往往給了我一臉苦笑。

歐文剛到幼兒園時,沒有分離焦慮的問題,並很快喜歡上幼兒園的A老師。但除了A老師之外,對其他陌生人的接受程度都很低,如果有臨時來代課的老師,歐文可以哭很久,無人能安撫。此外,他容易分心,玩遊戲時,甚至連有人不出聲地經過,都會讓他擡頭看人而中止活動;但如果他想要別人手上玩具, 就算老師一直誘導他去玩別的東西,他還是會伺機從其他小孩手上把東西拿走。

歐文常會突然撲向別的小孩,坐在他們身上,有時沒事做,還會拿玩具敲別人的頭。即使老師表明禁止,而且已經跟他好好說很多遍都沒有用。他表達情感的方式很強烈,不是大哭就是大笑,常常突然接近其他小孩,嚇到別人大哭。特別是他不怕高,粗大肢體動作極好,老做出一些危險的動作而跌倒。但他跌倒時,除非摔得很痛,不然他非但不哭,還會哈哈大笑,好像很享受摔下來的刺激感。

▲幼兒在日常生活的行爲,可以看出孩子互動的個性。(圖/翻攝自pixabay)

九大氣質,判斷孩子原始碼

歐文的父母從學期開始就跟我談了很多次。雖然以色列是個對幼兒具包容力的社會,然而歐文在公共場合(公園或其他幼兒遊樂場)的行爲讓他們膽顫心驚,並經常被其他父母「提醒」。他們瞭解歐文不是故意的,相信歐文是個好孩子,但不瞭解爲什麼他「講都講不聽」。

有天夫妻倆又沮喪地找上我,我請他們先坐下來,拿出一份「幼兒天生氣質量表」給歐文的父母。我跟他們說,在以色列做父母,有一半的人需要認識這個量表,因爲做完之後,可以更瞭解自己的小孩,以及自己跟小孩的互動是怎麼一回事。此量表主要目的在評量一至三歲幼兒(後來有改良版,甚至有小學生版本或成人版本),天生對內外刺激的反應方式。這其中有九大氣質向度:

1. 活動量:指幼兒全天的活動中,動作多少、節奏快慢、幅度大小,並衡量出孩子活動量的大小。

2. 規律性:觀察生理上的機能,有沒有固定吃飯、睡覺的時間,孩子規律性的養成「容易」或「不容易」?

3. 趨避性:對新的人事物,第一次接觸時是「接受」還是「退縮」?像是新老師、新環境、新食物、新玩具等等

4. 適應性:要花多少時間去適應新的人事物?適應時間的「長短」是評估重點。

5. 情緒本質:正面情緒與負面情緒的比例,平常是正面情緒多,抑或是負面情緒多?以電影《腦筋急轉彎(Inside Out)》來想像,主掌你孩子情緒中樞的是哪一種情緒(樂樂、憂憂、或怒怒)?

6. 反應強度:對於外界或內在刺激的反應程度,也就是喜怒哀樂,需求和意思表達的強度,而其情緒表達快速而強烈,或是緩慢而冷淡。

7. 反應閾:引起小孩某種反應所需的刺激量,是否需要很大刺激量才能讓小孩有反應?或是相反?

8. 注意力分散度:做一件事情時有多容易分心,很專注、或坐不住?

9. 堅持度:指一個人正在做某件事情或正想要做某件事情,卻有外來的干擾時,幼兒克服這個影響持續做下去的程度,堅持度偏高或偏低?

▲兒童與父母的性格差異,需要花時間相處及磨合。(圖/翻攝自pakutaso)

需要花力氣養的小孩?

我請他們填寫這份量表,然後解釋:「這九大向度交錯分析出『好養型』、『慢吞吞型』和『需要多花些力氣養』等三種天生氣質。」

我請歐文的父母在每個向度下寫下自己小孩的程度是高或低、正向或負面。並可分出三類孩子的反應方式:

1. 好養型:規律性高、適應性好、不用花太多時間去適應新的人事物,對於新人事物的接受度高而正面,一般而言心情很好,對於外界刺激的反應低到中等,容易冷靜下來。

2. 慢吞吞:活動量低,對於人事物第一次接觸的接受度低,也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適應。負面情緒的比例不見得很多,但常會抗拒或因爲不願面對新挑戰而哭泣,但過了之後就很平順,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度低,要有很多刺激量才能讓他有反應。

3. 需要多花些力氣養的孩子:規律性低、調整飲食和睡眠作息很花時間、活動量很大、醒着的時候就靜不太下來。對於新人事物第一次接觸的接受度低, 也要花很多時間才能適應。對於外界刺激反應激烈,整體而言,一整天下來負面情緒比較多。對於事情的堅持度很高,難以改變小孩的想法。

接受孩子的天生氣質

理解、接受孩子的天生氣質,是瞭解小孩的第一步,父母纔會懂如何要求小孩、什麼是超過小孩能力的事,夫妻雙方也才能放下「明明我和伴侶都是這樣的人,怎麼生出的小孩竟是如此?」的心情。

父母如果和小孩天生氣質類型相同,那就比較能夠了解幼兒的需求。然而, 若兩者氣質差異過大,父母很容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充滿困惑和疑慮。例如,幼兒易哭、不好安撫,而父母個性卻是喜愛安靜、無法忍受長時間吵鬧,自然容易對幼兒比較沒有耐性,併產生許多焦慮。

之前我曾碰過和幼兒相處得非常挫敗的新手媽媽產假結束前的會談,她極度焦慮、疲倦和沮喪:一部分覺得自己不夠好,沒辦法瞭解並滿足寶寶的需求; 另一部分又覺得這個寶寶是生來折磨她的,無法從寶寶身上得到她需要的回饋, 令她感到不知所措;然後,對於自己竟有如此想法,不能像其他媽媽自然地愛寶寶,感到非常愧疚;緊接着,不由得想到連親生媽媽都受不了這樣的寶寶,那託嬰中心的保姆和幼師是陌生人,會善待這個難搞的寶寶嗎?因此更加焦慮和擔心了。

然而幼教老師都很清楚寶寶的氣質相異,不同寶寶只是需要不同的教養方式而已,這時媽媽多瞭解一點寶寶的天生氣質,並稍稍調整對寶寶的期待與對待方式,便能漸入佳境了。

本文摘自《聽懂孩子的話:養出不畏權威、理性對話的虎刺巴小孩》/吳維寧(以色列認證幼教師執業中)/三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