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抑鬱,而是得了空心病

Vladimir Stroozer|俄羅斯

文|若杉

“空心病”是北大心理學博士徐凱文老師提出來的一個概念,它不是一個嚴格的病理性的診斷,是一個觀察得來的一比較形象的說法。

“空心病”的症狀,用現在很流行的一句話來說,叫做“淡淡的死感”:

我每天按部就班的生活,但是不管取得多少成就,我都感受不到快樂和幸福;

我對未來有強烈的迷茫,我不知道這樣活下去的意義是什麼;

每天昏昏噩噩,好像也沒有做太多的事情,但就是很累……

如果這些症狀在你身上或多或少的有呈現,並且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你很有可能患上了“空心病”。

“空心病”的典型症狀:

第一,興趣減退,情緒低落。

這個症狀很像抑鬱症,但是很多“空心病人”接受過抑鬱症的治療,發現效果並不好。

第二,有強烈的孤獨感和無意義感,並且這種感覺持續了很長的時間。

很多“空心病”的來訪者提到,“我常常被一種無意義感困擾”、“我好像一直遊離在這個世界之外”,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活着,這種感覺從小學就有了,並且一直持續到現在。

第三,人際關係良好。

“空心病人“通常人際關係良好,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工作單位,當你去問到他的同事或者是同學的時候,大家可能都會提到,他是一個很好的人。

因爲“空心病人”通常很在意別人的看法,他也努力在迎合一些社會標準,所以他的人際關係通常是良好的。

第四,有輕生的念頭。

這個輕生和一些真正想自殺的來訪者不太一樣。

當“空心病人”想要輕生,你會發現,你在他身上看不到太多現實的創傷或者挫敗,但是他就是有強烈的想要結束生命的想法。

這種結束生命的原因,用他們的話來講,叫做“我不是想死,但是我不知道我爲什麼要繼續活着”。

爲什麼會有空心病?其實它跟另外一個詞有關係,叫做“工具化餵養”。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樣的感受,我們一路長大,從小學、初中、大學到結婚生子,就像工具一樣執行着某種命令,這種生活看起來也不錯,但只有自己知道活得沒滋沒味,直至生出厭煩。

歸根到底,現在所謂“看起來還不錯”的人生,有可能是在滿足父母的期待,也有可能在滿足某種社會的要求,但是,它卻不是我們按照主觀意識選擇的。

也許,你也曾經有過掙扎,想要按自己的心意生活,但很快被“這不靠譜”、“那不現實”、“你靠什麼養活自己”的聲音擊碎。

所有人都告訴你“這樣生活最安全”,但可能沒有人告訴你“這樣生活最無趣”。

你在日復一日重複的無趣中繳械投降,強迫自己放棄感受、放棄幻想,但是,感受不會真的消失,他只會在日復一日的壓抑中,由“無趣”變成“絕望”。

你不再覺得未來的生活可期待、充滿生機,覺得活着沒啥意思,死一死也行,所以,滋生了“空心病”。

如果看到這裡,你覺得自己也得了“空心病”,我建議你去做兩件事:

第一:重新與感受鏈接。

工具之所以可以長久的做工具,是因爲工具沒有感受,它不會去思考我開不開心;是因爲工具沒有意識,不會去想“我做工具有什麼意義”。

但人有感受也有意識,你不可能用理智去切割掉感受。重新找回感受,本質上就是讓自己“像人一樣活着”。

你可以在戶外吹吹風,感受一下風吹過臉頰是什麼感覺,或者在某一個無所事事的午後就那麼發呆,感受一下無事可做是什麼感受。

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去感受你做什麼樣的事情時候是開心的,然後以開心爲原點,去構建生活。

第二個事情叫做構建意義感。

很多時候,我們對“意義感”的定義太過宏大,總覺得“改變世界”才叫意義。

但其實,意義感對個人來講,有可能是非常具體且細小的。

比如,很長時間,我覺得自己活着的意義就是每天吃到好吃的早餐。僅僅想到這一點,我對明天起牀這件事,就充滿了期待。

這兩年,學習陶藝,因爲沒有具體的目標,意義感對我來講,就是有那麼一段空閒的時光,手指可以觸摸泥巴,那種整個手掌與泥巴接觸的溫潤的觸感,就是活着的意義。你也可以嘗試去構建這些具體且有溫度的意義。

當感受和意義感這兩件事情可以在你身上重新構建、重新鏈接的時候,自然就不會有空心的感覺,我們叫做“以感受爲始,以意義爲終”,擺脫空心病,就是具體且真切地活着。

我想、我願意、我期待,就是最大的意義。

———— e n d ————

預約諮詢,請掃碼添加工作室微信!

若杉

若杉心理創始人

暢銷書籍:《停止內耗》

《閱己:做自己的心理顧問》

人生最大的理想:

見不同的人、聽不同的故事、寫不同的文章

我們的諮詢室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Slide for more photos

心理諮詢預約

微信預約:ruoshanxinli

電話預約:19910780529

選諮詢師請前往菜單欄”心理諮詢“欄

或直接聯繫工作室:ruoshanxinli

小紅書@心理諮詢師若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