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華園重演散戲 再造戲班黃金年代

《散戲》中孫翠鳳爲了救場「一秒變包公」,大玩變臉秀,是歌仔戲界少有的花臉「女包公」。《散戲》將於10月21日到22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演出。(張鎧乙攝)

將作家洪醒夫小說《散戲》搬上戲劇舞臺,明華園總團代表作《散戲》將重演,描述傳統戲曲面臨轉型時刻,失去一個黃金年代,如何再造另一個黃金年代,本週末在臺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總團執行長陳昭賢表示,明華園戲劇總團在1929年成立,一路走來,對於經營者而言,歌仔戲唯一不變的傳統就是創新,「我們創新不是因爲反骨或叛逆,而是因爲不創新,就活不下去。」

《散戲》改編自小說家洪醒夫同名作品,由黃致凱擔任編劇和導演,劇情描述民國50年代,電視、電影產業興起,人們娛樂有新選擇,歌仔戲急速沒落,劇院甚至不再安排歌仔戲演出,戲班只得開始演野臺戲,還有演員改到西餐廳駐唱,也有人和賣藥郎中跑江湖,在這種狀態下,玉山歌劇團的演員士氣低落,48歲的女團主阿珠姊得做出決定,要繼續經營劇團,還是解散戲班。

對比民國50年代,現在是數位、短影音盛行的年代,觀衆娛樂選擇變多,普遍注意力不會多過1分鐘,這也成爲劇場的另一種挑戰。陳昭賢表示,每個年代都有不同的挑戰,「現在年輕人不一定會進劇場看戲,我們也想把年輕人找回劇場,我相信創造好戲時,觀衆一定會再來。」

陳昭賢表示,她也想和小說《散戲》裡的人物們對話,「我想跟他們說,現代的歌仔戲從業者做到了,歌仔戲有新的黃金年代,也有新的希望。」

在劇中飾演「阿珠姊」的孫翠鳳,爲了頂替受傷演員上陣救場,需要以「一秒變包公」的速度,上陣飾演包大人,大玩變臉秀,這也是歌仔戲界少有的花臉「女包公」,顛覆了她往常的帥氣小生扮相。

孫翠鳳表示,劇中的「玉山歌劇團」並不是一個滑稽的劇團,而是一個正規的劇團,「他們不想隨波逐流,而是想要保有自己的傳統,漸漸地劇團面臨解散,但最後卻又闖出一個希望,這和明華園總團很像,在戲中我看見的是遇到生存危機時,所有人如何同心協力度過困難。」

孫翠鳳表示,明華園總團有兩個重要的精神,一個是傳統,另一個是創新,「兩條路要同時走,時時調整做改變,才能繼續下去。」《散戲》將於10月21日至22日,在臺北國家戲劇院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