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療法治癌症 醫界振奮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每年全球有4千萬人被診斷出罹患癌症,各種新治療法的出現,確實降低癌症死亡率,其中「癌症免疫療法」的效果,讓醫學界十分振奮,也爲癌症患者找到存活契機。癌症治療的進展,包括了化學治療,到後來的標靶治療,以及最近越來越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

▲ 癌症治療新變革! 免疫療法可望治癒(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究竟,何謂「癌症免疫療法」?人體免疫系統是負責抵禦外來病菌侵犯最重要的保衛系統,也是清除體內細胞的大功臣臺大醫院腫瘤醫學部主治醫師陳偉武說明,體內的免疫細胞就像是保衛國土衛兵,如果有外來的細胞侵入人體,比如說細菌感染,這些衛兵就會羣起攻擊,將外來細菌消滅。癌症細胞因爲是自身細胞所突變而成,所以這羣衛兵遇到癌細胞時難免會有猶豫,免疫療法的作用機制則是希望刺激免疫細胞 (衛兵)殺死癌細胞。

癌症患者最關心問題,不外乎是腫瘤是否轉移或受到控制,若要腫瘤受控制,腫瘤細胞死亡是一個重要的步驟,陳偉武醫師說:「標靶藥物的作用是把腫瘤細胞的任督二脈給堵住,讓腫瘤細胞得不到重要的生存訊號進而凋亡;另一種則是免疫療法提供體內免疫細胞衛兵更好的武器,來促進癌細胞的凋亡。」兩種治療方式目標皆是使腫瘤變小,只是治療機轉不同。免疫療法亦有特別的地方,亦即有一定程度病人可以達到「長期控制」的目標。

免疫療法可以達到「長期控制」的治療目標,是因爲免疫細胞有記憶力嗎?陳偉武醫師解釋,這個答案是肯定的,舉「注射疫苗」的例子,疫苗是先注射比較輕微的病菌或毒素到人體,以刺激人體的免疫力,當下一次遇到相同病菌時,因爲記憶力還存在,就可以很快地攻擊這個病菌,進而在癌症的治療上逐漸接近「治癒」的理想。但醫師表示免疫療法還有很多未知的空間,還是有很多層面需要思考及討論。

目前新一代癌症免疫療法在臺灣已經通過衛福部覈准,用於治療轉移性黑色素細胞癌,未來渴望應用於其他不同癌症,臨牀試驗正在進行中。陳偉武醫師提醒,患者在接受免疫療法期間,應格外注意是否出現皮疹、腹瀉、呼吸變喘或是全身倦怠等可能與免疫系統過度反應症狀。由於新型藥物尚在開發階段,除治療療效的確立之外,須審慎藥物副作用,以尋求更好的生活品質及更多的生存機會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