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中國“電動汽車之都”柳州,瞄準美國市場?
來源:環球時報
美國雅虎新聞網6月23日報道,原題:在中國的“電動汽車之都”,增長空間和對美國市場的關注 按照中國的標準看,柳州可能是一座小城市,但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動汽車產業中,它卻是一個重要的角色。長期以來,這座人口約400萬的城市一直是汽車製造中心,並以“電動汽車之都”自居——這是有道理的。
巨大產業增長引發西方對中國電動汽車及其他清潔能源產品所謂“產能過剩”的擔憂,美國等西方國家對華加徵關稅,以削弱中國產品在國外的競爭力。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表示,他們只是發揮了自己的優勢。
管理中國電動汽車製造企業五菱新能源當地一家工廠的餘洪橋(音)說:“在新能源車製造方面,柳州很有競爭力。首先,人力成本很低。第二,物流成本低。第三,有工業基礎。第四,這裡有很多產業人才。”柳州當地有五大汽車製造商,還聚集了電動汽車供應鏈中的其他企業(約300家),它們有助於加快生產並降低成本。
由於製造成本較低,電動汽車在中國很受歡迎。中國道路上的電動汽車遠比美國更常見。政府的支持和行業激烈競爭,幫助中國頂級電動汽車製造商取得了巨大進步,實現了低價與高質量的完美結合。
目前,中國電動汽車尚未在美國上市。但拜登政府擔心中國產品涌入,從而削弱美國競爭實力,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和其他清潔能源產品提高關稅。歐盟委員會緊隨其後,宣佈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北京批評西方的關稅措施是保護主義,損害經濟關係,與全球應對氣候變化的利益不符。
儘管柳州目前的生產幾乎完全面向國內消費者,但這座城市已開始瞄準海外市場,包括美國。餘洪橋所在的公司上個月成立了海外部。他說,美國的關稅不符合自由市場原則。“無論是25%還是100%的關稅,對我們製造商的影響都不及對美國消費者的傷害大。如果消費者需要某種產品,他們依然會購買,只是價格會更高。”他還駁斥了美國對中國電動汽車所謂“產能過剩”的指責,稱其毫無根據,“如果你的成本因規模而更低,價格更具競爭力,那麼任何人都可以參與競爭,是吧?”(作者珍妮弗·杰特等,喬恆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