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砷中毒造成之皮膚原位鱗狀細胞癌 皮膚光動力療法治療有效
▲成大醫院皮膚部羅子焜醫師表示,慢性砷中毒造成之皮膚原位鱗狀細胞癌「波文氏症」,經光動力治療後症狀顯著改善。(圖/記者林悅翻攝)
1名74歲婦女背部有大範圍慢性破皮傷口,這些不痛不癢皮疹,近2年逐漸擴大爲疼痛的紅色突起斑塊合併脫屑,碰到也容易流血,病患自述從小喝深井水,10年前診斷罹患鱗狀細胞肺癌,經皮膚切片檢查,診斷爲慢性砷中毒造成之皮膚原位鱗狀細胞癌「波文氏症」,經光動力治療後症狀顯著改善。
成大醫院皮膚部羅子焜醫師表示,皮膚光動力療法會先爲皮膚塗抹光感藥物,並遮蔽避光約2小時,讓藥物標定累積在腫瘤細胞內,經醫師確認病竈吸收光感藥物發出螢光後,再進入治療階段,開始照射相對應波長的光線以啓動光化學效應,活化腫瘤細胞內累積的光感藥物。光化學效應會產生毒殺腫瘤細胞的效果,達到腫瘤壞死之作用,且因感光劑具腫瘤細胞高選擇性,較不影響正常的組織。
目前光動力療法已發展的大多數感光劑,其吸收波峰都落在可見光範圍:400-780奈米間,其治療照射時間長短並不會造成病人太大不適,因此非常合適用以治療表淺的皮膚病竈。羅子焜醫師指出,成大醫院使用手術燈作爲治療波文氏症的光動力療法可見光光源,每次照射前會刮除病竈上過度角化的表皮,以達到最佳治療深度,照射後如有傷口也僅需一般傷口照護,其手術時間短、不需住院,病人可立刻回覆正常生活。
羅子焜醫師說,臺南的北門、學甲,嘉義的布袋、義竹等鄉鎮靠近出海口,土壤中帶有甚高的鹽分,導致淺層井水過鹹,不適合作爲民生飲用水,因此居民挖掘深井入地下百米。因當地的深井水「砷」含量高達0.4-0.6 ppm,遠超過官方0.005 ppm的標準,長期下來造成居民砷中毒帶來身體病痛,除大家熟知的「烏腳病」外,也會提高肺癌、膀胱癌、周邊神經病變的機會,並與鱗狀細胞癌及基底細胞癌等皮膚癌具有高度相關性。
羅子焜醫師表示,皮膚原位鱗狀細胞癌的巨型波文氏症爲直徑 >2公分的皮膚病竈,常見於非陽光曝曬處,如腹部及腰側。如未診斷治療,會發展成皮膚侵犯型鱗狀細胞癌,此「波文氏症」的治療可以外科切除、冷凍治療、刮除、電氣燒灼等,或選擇適合治療表淺皮膚病竈的光動力療法。
・一滴4效:極淡斑、超透亮、好保溼、更Q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