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文創飛速發展 兩岸合作空間大

淘寶網近日發「國寶聯萌」計劃,未來3年內將聯動淘寶賣家、平臺設計師資源及生態夥伴,共同開發100+國寶IP,打造百億級市場。首期上線產品有10大國寶IP,其中兵馬俑淘寶文創產品,5月29日開售兩小時後,就宣告售罄。

城市再生的新引擎

這只是近年來大陸文創產業飛速發展的一個縮影。從最近幾年的數據來看,大陸文創產業的增速已高於同期GDP的增速,不僅創造了新的經濟增長點,也在推動傳統產業轉型、促進產業結構調整高新技術轉化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文創產業逐漸成爲可持續發展與城市再生的新引擎。隨着民衆消費觀念升級與經濟結構的調整轉型,以博物館羣爲代表的文創產業正飛速發展

相反,過去被大陸視爲樣板臺灣文創,卻逐漸褪去光環,失去了吸引力。2016年臺灣文創產業營業額首次呈現出負增長,2017年雖較2016年成長1.17%,但也低於同年臺灣的GDP增速1.63%,可見文創產業在臺灣發展的頹勢

縱觀兩岸文創產業的此消彼長,大致可以讀出幾點信息:

首先,臺灣缺乏有知名度文化IP,對本土品牌的挖掘與扶持進展緩慢。臺北故宮深陷政治內鬥而疏於創新,五大文化園區也屢遭批評爲「太商業化」、「假文創」。與之相反,大陸還處於文創產業發展的起步階段,這些年大陸充分挖掘不同省分的不同歷史文化IP,繼續培養消費者習慣,加之政府政策支持與稅收優惠,文創產業發展前景值得期待。

第二,文創產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觀察大陸目前具有產業高成長性的文化內容端,大多圍繞「互聯網+」「文化+」的發展理念,文化創意與旅遊、商務體育、健康等行業的融合態勢明顯。這也側面體現出具有創新性跨學科能力的人才儲備重要性。有數據顯示,紐約創意產業人才佔工作總人數的比例只有12%,倫敦爲14%,東京爲15%,而大陸目前尚不足千分之1。大陸一直以臺灣、日本、英國等地區和國家爲樣板,借鏡與學習。伴隨着大陸文創產業的崛起,在西進潮流下,可預見的是未來會有越來越多臺灣青年人蔘與。而臺灣的文化產業如何能留得住人才,還要反思臺灣文創產業自身發展的模式與現狀

第三,文創產業終究是「人的產業」,是文化的產業,是對每個人自身文化狀況、精神需求的關心。正如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所說,不管是文創、文化或任何演出,到最後應該落實到生活之中,變成空氣、講話的方式、應對進退。以地區爲整體,塑造地區的文化品牌,靠的不僅僅是資本與政府的運作,靠的是民衆的認同,是對文化底蘊共情的凝聚。臺灣的文創產業還需要整體與長遠的規畫營造出具特色社區、地方文化。這也警示大陸在發展文創產業時,要注重商業價值背後的人文邏輯,注重短期經濟效益背後的長遠文化效益。

兩岸文創良性互動

當前,大陸的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正在從探索階段過渡到快速發展階段,但是一個完整的文創產業發展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兩岸在文創產業上還有許多合作空間,人才、創意、產業融合、政策引導範例等等,臺灣發展的經驗可以被大陸借鑑,臺灣面臨的問題也可以被大陸所汲取,而大陸呈現出新的發展勢頭,新的發展樣態也反過來激勵臺灣調整自身發展的策略。長此以往兩岸在文創產業上形成良性互動,那麼在未來,期待誕生一個獨屬兩岸的文創符號也並非空談。(作者爲北京清華大學人文學院碩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