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伯承力勸楊森保護重慶,楊森卻狂妄道:先拿三千根金條來再說
1949年,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兵臨重慶。駐守重慶的各國民黨將領紛紛致電二野司令部,表示要起義。
劉伯承對他們一一作了回覆,並表示歡迎。
國民黨二十軍軍長楊森抓住機會,也表示要起義。
結果劉伯承理都沒理,只吩咐傳令兵道:“告訴他,有多少槍繳多少槍,別的不談。”
劉伯承爲何唯獨對楊森的示好視而不見?他們之間究竟發生過什麼?
左右逢迎的楊森
清政府被推翻後,全國割據勢力紛紛崛起,國內也進入了各地方軍隊混戰的局面。
從表面上看,實力最強的,是北方的皖系、奉系以及直系三大軍隊。
在幾年間,這三支軍隊不是針鋒相對,就是聯合這個打那個,“大元帥”的位置也是換來換去。
相較於這三路軍隊之間的糾葛來說,其他南方軍隊之間的戰鬥就彷彿是小打小鬧了。
但非常有意思的是,要按照打架次數來算,這三路軍隊還真不是最多的,要說最多的應該是川系軍隊。
在混戰期間,大家不約而同地遵守一個條約,那就是“一家人不打一家人,本省人永遠統一戰線”。
但這個條約可不適用於川軍,他們不光喜歡打外地人,就連自家人都打。
最有名的川軍頭領劉湘和劉文輝就出自一家,劉文輝是劉湘的叔叔,原本有血緣關係的兩個人應該一致對外,可誰曾想他倆打得最兇。
在劉文輝四十歲那年,他被自己的親侄子逐出了成都,之後便潦倒半生。可見川軍打起架來是一點都不念舊情。
其他地方的軍隊是爲了擴大地盤,守衛自己的領土而打。而川軍則是誰想當“老大”,誰就能打。
從1912年的“省門之亂”,到1935年紅軍入川,川軍內部進行的戰爭便高達四百次,主政四川的人也換了一波又一波。
在這些軍隊巨頭中,最有聲望的要數楊森和劉湘了。兩人佔領的地盤不相上下,雙方軍隊的實力也勢均力敵。
老蔣多次想收編川軍,奈何其內部複雜,軍隊繁多,而無從下手。
後來劉湘拉攏黔軍,將楊森趕出四川后,四川便成了劉湘一家獨大的局面。
老蔣趁機向劉湘示好,並以高官厚祿引誘他,企圖將他收編。但像劉湘這種連親叔叔都不願放過的狂傲之人,又怎麼會甘心被老蔣差遣呢?
畢竟給人當小弟,可沒有自己做“山大王”強。
就在劉湘悠哉地做着“統一全川”的美夢時,楊森又重整旗鼓,率領舊部殺了回來。
劉湘被打得節節敗退,不得已與楊森求和,兩人在武漢簽訂了“丙寅”公約,楊森再次拿回了自己的地盤。
兩人的互動一直被老蔣看在眼中。得知楊森回到四川,並已經牽制住劉湘後,老蔣便立即聯繫楊森,想拉攏他。
楊森的野心雖然與劉湘不相上下,但他可就比劉湘會看眼色多了。他比劉湘少了一分狂妄自大,多了一分見風使舵。
如今國民政府的勢頭正盛,而北洋軍隊開始處於下風,楊森明白,只有投靠國民政府纔有出路。
於是他當即接受了國民黨授予他的第二十軍軍長的職務,開始響應北伐戰爭。
但即便如此,楊森暗中依舊與吳佩孚有聯繫。每次國民革命軍一有行動,他便偷偷向吳佩孚通風報信,在他眼中多個朋友就多條路。
然而,他並不知道,這種左右搖擺的性子,不僅討不到好,反而還會兩邊都得罪。
與朱老總相識
老蔣也不傻,他知道楊森的本性,爲了防止他再次倒戈,反咬一口,老蔣決定派個人去看住他。
老蔣知道,必須得派個可靠的,會做政治工作的人過去。
當時正值國共合作期間,我黨一直負責政治工作,老蔣便將目光投向了我黨。
經過一番思考後,他認爲最合適的人就是朱老總。
於是,朱老總被任命爲第二十軍政治部主任,前往萬縣與楊森會合了。
朱老總在護國戰爭中就已經名震全國,楊森也早已對這位驍勇善戰的將領慕名許久。
如今見他做了自己的部下,楊森既高興又得意。
事實上,在朱老總剛來萬縣的時候,楊森對他尊敬有加,事事都會尋求朱老總的意見。
朱老總也總是以禮相待,傾心相交。兩人在相識後,也確實有過一段和諧的日子。
有一次,楊森派人到雲陽拿取貨物。士兵們拿到貨物後,便打算換乘英國輪船返回萬縣。
結果英國輪船發現前方的船上是我國士兵後,突然發起挑釁,向前撞擊。最後不僅所有貨物都傾覆江中,還導致多名國軍官溺水而亡。
這其中就有楊森最寵信的愛將夏雲奇。楊森聽聞噩耗後非常憤怒,但他又不敢輕易動英國人,於是他便找來朱老總商量對策。
朱老總得知後,當即表示應該採取強硬態度,這樣不僅能加強楊森在百姓與軍中的威望,還能給英國人以震懾。
楊森仔細思考後,也同意了朱老總的提議。之後他便與英國輪船交涉,要求他們道歉。
結果英國輪船不但沒有迴應,反而大搖大擺地在萬縣河岸停靠。
在朱老總的建議下,楊森立即派人將這艘輪船扣押了下來,並處決了船上的涉事人員。
英方聽到這個消息後怒不可遏,他們當即派兵過來,並不斷製造騷動,英國士兵還開槍打死了兩名川軍士兵。
楊森本不欲與英國開戰,結果英方卻叫囂着,交出爲他出謀劃策的人,否則英艦將炮擊萬縣。
當時楊森本可以將朱老總交出去,但當時朱老總是他非常看重的人。
爲了保護朱老總,楊森當即對川軍艦隊下令,讓他們立即向英艦開炮。
這場戰鬥中,川軍因武器落後而傷亡四百餘人,但楊森始終沒有叫停,可見他對朱老總的重視。
直到第二天凌晨,川軍再次調來重炮反擊,英艦被兩彈打中,這才灰溜溜地南逃而去。
楊森的極力維護,讓朱老總深受觸動,兩人的感情也一日深於一日。
但說到底,楊森骨子裡還是一個惡比善要多的人,朱老總也很快發現了這一點。
劉伯承的憤怒
1928年,劉伯承奉命到順慶瀘州起義,與他一起同行的還有他的摯友楊闇公。
這是我黨第一次獨立領導的武裝起義,由於戰鬥經驗不足,起義部隊很快就遭到了劉湘部隊的打壓。
緊要關頭,劉伯承立即致電楊森,想請他派兵救援。當時朱老總也在身邊,他建議楊森立即派兵過去。
若是擱在以前,楊森一定會好好聽取朱老總的意見,但這次他卻猶豫了。
楊森身上有着所有地方軍隊的共性,那就是對自己地盤上的敵人絕不留情,但對援助其他部隊的積極性卻不高。
畢竟他們看重的還是自己的利益,誰會願意消耗兵力去幫助一個毫不相干的人?
但心裡是這麼想的,楊森卻不能說得太直白。他當着朱老總的面,滿口答應了劉伯承,一定會派兵救他。
結果就在劉伯承苦苦支撐,等待援軍時,楊森卻放了他的鴿子。
起義運動也就此失敗,劉伯承九死一生逃回了武漢,而楊闇公卻不幸被敵人俘虜,最後壯烈犧牲了。
朱老總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憤怒,他質問楊森爲何出爾反爾。楊森知道朱老總不會再原諒自己,於是找個由頭將他送回了武漢。
也是通過這件事,讓朱老總與劉伯承認識到,楊森這個人多麼善變,多麼虛僞。
國共第一次合作失敗後,楊森便開始跟隨國民黨針對我軍。
爲了向老蔣示好,在我軍準備強渡大渡河時,楊森主動請纓,表示要在我軍渡河時痛擊我軍。
但紅軍戰士們的毅力是頑強的,抵抗敵人的決心也是堅定的。見到所有戰士奮不顧身地衝過來,楊森直接被嚇破膽,帶着手下落荒而逃了。
楊森有預感,紅軍可能比他們想象的要走得更遠。於是他馬上寫信給朱老總,讓他“留些情面”。
但朱老總已經不抱期待,直言他若是再攔截我軍,那兩軍就必然兵戎相見。
於是楊森只好放鬆兵力,將紅軍放走了。爲了給老蔣交差,他又在紅軍後面放了兩聲空槍矇混過關。
1949年,解放軍劃破長江,兵臨重慶。老蔣一邊安排楊森固守重慶,又一邊吩咐毛人鳳“解決掉”被關押在重慶渣滓洞的我黨人員。
此時重慶已經沒有多餘兵力,楊森一邊等着胡宗南的援兵,一邊在重慶埋好了大量炸藥,準備最後一搏。
消息傳到二野,劉伯承立即聯繫楊森,再三請求他不要炸燬城市,並希望他能解救我黨被關押的人員。
楊森見優勢在他,於是大言不慚地談起條件來:“讓劉伯承拿三千根金條來再說。”
劉帥無奈,爲了穩住他,還是籌集了五千銀元給他送去。
楊森見錢眼開,他雖然放慢了炸燬行動,但卻沒管我黨被關押的人員。
就這樣,大量革命工作者不幸犧牲。
我軍聽聞這個消息後心如死灰,當即加緊了攻勢,沒過幾天,重慶便有破城的跡象。
楊森見狀連忙給胡宗南發去消息,催他趕緊派兵過來,但卻沒有得到任何回信。
無奈之下,楊森只好聯繫劉伯承,表示自己要起義。
但此時劉伯承已經對他徹底失望,他只回復了一句:“有多少槍就交上來,其他的免談。”
最終,在我軍的猛攻下,重慶被成功解放。楊森也灰溜溜地逃往了寶島。
其實楊森有很多機會可以棄暗投明,但他卻因爲自己的私心,最終一步步走向絕境。
這樣搖擺不定、虛僞善變的人,註定不會有好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