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評雙循環 非內向型經濟
拉林鐵路鋪軌,是西藏首條電氣化鐵路,對帶動沿線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新華社)
9月29日,大陸國新辦吹風會,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左2)出席。(新華社)
大陸經濟改革走向深水區,要提高居民收入。圖爲9月17日,福建平和透過快手主播們直銷蜜柚。 (新華社)
9月8日,浙江開啓「消費促進月」活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網路主播並進行直播。(新華社)
9月8日,浙江開啓「消費促進月」活動,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網路主播並進行直播。(新華社)
最近一段時期,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多次指出,「我們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解讀,這並非是說大陸將走向內向型經濟,出口和內銷仍是相輔相成的,但是會提高國內經濟的比重,提高民衆收入。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9日舉行吹風會,國務院參事、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新聞發言人姚景源出席,介紹對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理解和認識。
陸出口比重 降到17.4%
以往大陸的經濟發展模式爲出口導向型,當習近平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時,很多人猜測,是否大陸要走向內向型的經濟?林毅夫表示,有這種想法是正常的,但大陸政府此時提出新發展格局,兼具長期與短期的原因。
林毅夫表示,首先,因爲新冠疫情在全球爆發,很多國家的經濟遭受衝擊,比1930年代的經濟大蕭條還嚴重。消費和生產減少,直接導致國際貿易也減少。按照世界貿易組織WTO預測,今年全球貿易可能減少13個百分點到32%。大陸是貿易大國,出口難免受到影響。大陸經濟要繼續發展,如果出口減少,商品就必須更多要在國內消費掉。第二是中美貿易摩擦,美國對華爲等大陸企業的限制,直接影響這些企業的出口;因此這些大陸企業生產出來的商品,更多的需要靠國內消費。
「不過,更重要的還是經濟發展的基本道理和基本態勢。」林毅夫指出一組數據,「大陸出口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06年,當年出口佔大陸國內生產總值是35.4個百分點,去年2019年是17.4個百分點。實際上已經下降了50%。」
提內循環 是澄清事實
爲什麼在大陸提出「以國內循環爲主體」的時候,實際上83.6%是在大陸國內靠消費或投資來消化掉?林毅夫指出,「這是經濟發展的必然規律。因爲大陸的經濟體量很大,按照市場匯率顯然是全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國內消費多、出口比重就少。」
林毅夫表示,從2005年至2019年,大陸的出口比重在下滑,同時大陸的收入在增長、大陸服務業的比重也在增長。往前看,大陸的收入還在增長,大陸GDP佔世界的比重還會提高,此時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爲主體,只不過是澄清事實,讓大家更好的認識大陸經濟的發展態勢。
在實施「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格局時,大陸有哪些配套的政策改革必須跟上?姚景源表示,「核心問題還是要讓老百姓有錢、讓大家有錢,最根本的途徑就是把蛋糕做大。」當經濟的蛋糕由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來分配時,要擴大居民這一塊、同時保護企業並保住生產力,剩下就只能讓政府過苦日子,而這會牽涉到某些人的利益,也推動大陸的改革走向深水區。
外商投資 享國民待遇
林毅夫表示,關鍵點還是深化改革、提高生產效率、金融如何服務實體經濟、提高民營企業的投資信心,除了大企業能得到金融支持,也要照顧到微型和小型企業。此外,還有人才的流動與戶籍制度的障礙要解決,城市的高房價造成人才無法得到最好的配置,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之餘,還要讓住房迴歸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
此外,林毅夫表示,大陸政府這些年來已經在做的自貿區試點也不斷在擴大;降低關稅,擴大外國產品進口;允許外資在大陸投資的領域從正面清單改成負面清單;外資在大陸投資應享有國民待遇,跟大陸國內的企業一視同仁,這樣都有利於外資對大陸的經濟發展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