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裡長邀新住民手作草仔粿 分享各國掃墓習俗
新北市林口區麗園裡長黃添福動員社區志工,邀請裡內新住民家庭DIY手作草仔粿,在清明節前夕與新住民一同分享臺灣傳統習俗。(林口區公所提供)
新北市林口區麗園裡長黃添福動員社區志工,邀請裡內新住民家庭DIY手作草仔粿,在清明節前夕與新住民一同分享臺灣傳統習俗。(林口區公所提供)
新北市林口區麗園裡長黃添福動員社區志工,邀請裡內新住民家庭DIY手作草仔粿,在清明節前夕與新住民一同分享臺灣傳統習俗。(林口區公所提供)
清明節將屆,臺灣傳統習俗會供奉三牲五果和草仔粿、紅龜粿等糕點,新北市林口區麗園裡長黃添福動員社區志工,邀請裡內新住民家庭DIY手作草仔粿,在清明節前夕與新住民一同分享臺灣傳統習俗,新住民也分享自己故鄉的習俗交流。
黃添福本身就是新住民家庭,爲了促進新住民間的文化融合,特別在清明節前夕透過裡內環保志工邀請新住民、原住民家庭共同攜手製作應景的草仔粿,並分享東南亞清明節的習俗。
黃添福表示,在越南使用鼠麴草製作的叫做Bánh khúc,念起來像是「榜胡」,是用香蕉葉當墊子,而臺灣用的是月桃葉,另外在越南,清明節又稱爲湯糰節。由於清明節與寒食節的時間接近,越南把二者結合起來,統一在農曆3月初三這天吃涼食,比如湯圓或湯糰。
黃添福表示,臺灣人掃墓時燒香燒紙錢,供奉三牲五果和草仔粿、紅龜粿等糕點,日本人掃墓也會焚線香點蠟燭,但供品就簡單得多,一束鮮花和素果,頂多再擺些祖先生前喜歡的食物。
有些越南家庭也會在清明掃墓時使用由糯米與烏稔樹葉混合炊煮而成黑糯米飯祭祖。而新加坡人在清明祭祖時少不了蛤、螃蟹、雞、鴨等祭品,祭拜完畢便當場剝蛤吃,然後把蛤殼丟在墳前,表示子孫已來掃過墓。至於韓國人則是準備韓國米酒,並將酒灑在墓地上;泰國華人清明掃墓和臺灣相同,也是在墳頭掛紙,祭拜祖先後,最後鳴放鞭炮。
林口區公所藍品畯區長表示,這個活動是由黃添福和社區夥伴發起,希望聯絡居民的感情,除了讓長者和年輕一代體驗一起作粿的趣味,也可以加強裡內不同族羣的文化理解,里長也帶着社區志工一起將這親手製作,充滿能量和溫暖的添福粿,分贈給裡內的弱勢家庭和獨居長者,讓他們一同感受社會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