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繼弘專欄-臺股多頭不變 區間震盪待變
圖/本報資料照片
受到大陸DeepSeek推出低成本高效能開源AI模型,衝擊到輝達等AI企業,加上川普加徵關稅變數,輝達、博通、臺積電等AI指標股和費半指數大跌影響,臺股蛇年開紅盤補跌向下,一度大跌千餘點,但再度守住半年線和22,500點縮腳反彈;隨後因美國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出現轉圜,美股反彈帶動下,大盤彈回月線和季線上,回補23,472點下跌跳空缺口,維持在月線和季線上下來回震盪走勢。
臺股去年7月創24,416歷史高點後,拉回進行中長期漲多調整走勢,指數在8月拉回至19,962低點,接近12月均線(年線),月K線留下2,305點超長下影線抽腳反彈,依過去經驗而言,表示大盤已觸底反彈,只是大盤從2023年10月的15,975低點上漲了9個月至24,416高點,仍需時間調整消化上檔套牢賣壓。大盤從去年10月後至今,陷入22,000點至24,000點區間震盪走勢,反彈至23,500點至24,000點即遇壓拉回,拉回至22,500點至22,000點就止跌反彈。
此次受DeepSeek和川普關稅衝擊拉回,大盤依然守住22,500點至22,000點之區間低檔支撐反彈,周RSI和9周KD值雖略轉折向下,但仍在50多空均衡點上,月線和季線持續走平於23,000點至23,100點,中期在季線和月線下下區間震盪的走勢未改變。從月K線看,年線和2年線近幾個月仍扣抵低指數上升,中長多格局未改變,月RSI略收斂向下,但在70上下,9月KD值則在75上下收斂略向上,整體爲偏強的中長期調整走勢。
臺股月線和季線走平,代表中期多空趨勢仍不明確,月線未來2周扣抵22,448點至23,659點間指數區,季線則扣抵22,546點至23,553點間指數區,如大盤能擴量並突破23,500點向上,月線和季線可望形成多排列且上升角度轉陡助漲,9周KD值轉折交叉向上且開口放大,伴隨成交量放大,月均量回升,出現較強勁的中期反彈訊號,接下來9月KD值轉折交叉向上,中長期將轉強挑戰高點。
DeepSeeK和川普關稅利空效應漸淡化,DeepSeeK開源AI模型促進AI創新,將催生了一波又一波的創新與應用普及,對AI產業發展是正面的,將帶動更多AI晶片需求。Meta大幅上修資本支出至650億美元,Alphabet執行長表示在2025年投入約750億美元的資本支出,大幅超出市場預測的597.3億美元,微軟則承諾2025年投入800億美元用於AI相關資本支出。
幾大CSP資本支出趨勢不變,加速邊緣運算,輝達在雲端的高階晶片毛利雖會下降,但隨着AI應用普及,GPU需求量可能會增加,輝達及相關概念股股價大都已修正,反應DeepSeeK的衝擊,調整壓力應會漸減輕。
川普宣佈加徵墨西哥與加拿大25%關稅,但在與川普進行協商後,美方同意延後實施,市場認爲川普加關稅只是一種談判策略,由美10年期公債殖利率拉回至4.5%以下,川普2.0對通膨的影響或許可減緩,觀察美中接下來的關稅協商是否有轉機。
大盤短中期仍看22,000點至24,000點區間震盪,可能隨着川普2.0消息面影響大幅波動,區間震盪格局未改變前,指數反彈至23,500點至24,000點壓力,但成交量萎縮,則減碼因應,拉回至22,500點至22,000點則逢低選股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