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前瞻:在乘風破浪中行穩致遠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胡春豔

過去一年,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中國主席蔣穎在不同場合傾聽各國政府、企業以及社會組織的聲音。在與全球客戶交流中,她得到的一個強烈信號是:中國是一個不容忽視、不可替代的巨大市場。中國市場一直是實現全球經濟增長的關鍵引擎。

這樣的信心源自中國這艘巨輪在風高浪急的世界經濟大潮中的穩健表現。2023年是新冠疫情防控轉段後經濟恢復發展的一年,中國全年GDP同比增長5.2%,高於全球3%左右的預計增速,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名列前茅。

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週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即將召開的2024年全國兩會備受矚目,面對新的風險挑戰,中國經濟大船如何劈波斬浪、在高質量發展航道上揚帆遠航?中國又會交出一份怎樣的暖民心、惠民生的社會發展答卷?人們期待在全國兩會上聽到“好聲音”,爲向更美好生活邁進注入強勁信心與堅實力量。

激活新質生產力,釋放發展新動能

蔣穎注意到,2023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後破”,在她看來,這傳遞出更爲積極的政策信號。高質量發展、新質生產力等關鍵詞,也會是今年全國兩會的熱詞。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着力點。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列爲2024年九項重點經濟工作之首。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如何進一步轉化爲新增長動力的話題,在全國兩會前不斷升溫。

“新質生產力是具有前瞻性、引領性,符合新發展理念和高質量發展要求的先進生產力,對創新起主導作用。”全國政協委員、飛騰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御風說,“我們突破了多項關鍵技術,走出了一條國產CPU自力更生的發展道路。”

深耕國產CPU研發20餘年,飛騰團隊展現出新質生產力的先發優勢和優秀基因:飛騰系列芯片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新一代高性能處理器核心的性能持續追趕國際先進水平。

在郭御風看來,當前蓬勃發展的人工智能、腦機接口、新型顯示、智能製造等代表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其發展都離不開高端芯片。不久前,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Sora引發全球轟動,印證了算力已成爲創新發展的新戰場。郭御風認爲,作爲數字時代的第一生產力,算力是激活新質生產力、釋放發展新動能的關鍵引擎。

“CPU作爲科技行業的算力底座,有望充當新質生產力的先鋒隊。”郭御風說,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引擎是創新,創新的關鍵在人才。他期待,從國家層面爲培育“新質勞動力”統籌構建高質量人才培養體系。

蔣穎認爲,中國在研發領域的投入不斷增加,如何把這些科研資源轉化爲新質生產力,提升創新效率是關鍵。在準備提交全國兩會的提案中,她建議要激發市場主體創新活力,構建與新質生產力相適應的創新體系,“讓創新的種子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穩就業政策如何再加力

就業事關千家萬戶,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多出有利於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的政策”“更加突出就業優先導向,確保重點羣體就業穩定”。

在中國青年報“兩會期待”調查中,受訪青年對今年全國兩會最爲期待的議題是就業創業。採訪中,很多青年期待能在全國兩會上聽到穩就業、促民生的利好消息。

“經濟增長對穩就業,有很重要的關聯帶動效應。”全國人大代表、天津大學管理與經濟學部教授兼國際工程管理學院院長張水波表示,過去一年,我國經濟回升向好,展望2024年,這種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隨着我國經濟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的就業增長點不斷出現。他建議,要進一步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充分發揮各類經營主體的創新活力,給年輕人提供更多就業機會。

2023年,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244萬人。“新增就業羣體非常龐大,每個人的就業都關係着整個家庭。”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趙皖平期待,在全國兩會上看到關於支持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國家爲民營經濟發展助力,能促進解決就業問題”。

這些年,他一直關注農村青年就業問題。他注意到,眼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返鄉就業創業,很多農村青年也爲在家鄉更好地發展積極行動起來。

今年,他繼續關注“新農人發展”的議題,期待國家在稅收等政策上給予新農人更多扶持,“鄉村振興對新農人的需求量更大,對人才的要求也更高了”。他建議年輕人腳踏實地,在廣闊鄉村找到施展才華的天地。

爲養老、醫療等民生福祉尋求“更優解”

民生關切分量最重,是全國兩會代表委員熱議的焦點。青年希望在教育、生育、養老、醫療、住房等方面釋放更多民生紅利。

“一老一小”的問題牽動每個家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部署今年任務時特別提到,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髮經濟。

在天津市和平區南市街道的新世界花園社區,一羣年輕人探索出一套“123X”養老服務新模式,實現重點老年人羣24小時關心關愛全覆蓋。1993年出生的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劉瀟駿告訴記者:“社區的每一位高齡、失能老年人,背後都有兩名轄區黨員志願者,聯動網格員、物業、社區民警三方,爲他們提供X項應急服務。”

今年1月,這個社區獲評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劉瀟駿表示,居家養老是絕大多數老年人的選擇,在社區開展嵌入式養老、老年人食堂、入戶延伸等服務,能大幅提升老年人晚年生活品質。他期待,在全國兩會上聽到更多利好政策的出臺,引導鼓勵更多年輕人蔘與養老服務,讓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

如何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年輕人期盼全國兩會上傳遞出加快建立積極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的信息,通過稅收、保險、教育、住房、就業等“組合拳”,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家會計學院教授秦榮生注意到,一些剛畢業的青年以及城市新市民,面臨住房難題。雖然近兩年來,全國各地共已建設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508萬套(間),可解決近1500萬新市民、青年的住房困難,但他認爲“還是遠遠不夠”,可以推行“租購併舉”的方式,解決他們住房難的問題。他同時建議,實施在落戶、子女教育、醫療衛生等公共配套服務上的租購同權。

全國人大代表、天津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教授艾玎一直關注醫療健康領域的改革,她期待加強京津冀醫療衛生聯動協作,讓青年醫護人才更好地流動,縮小醫療水平差距,讓更多老百姓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資源。

解決百姓“急難愁盼”,釋放民生紅利。在全國兩會上,5000餘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將肩負重託,履職盡責,聚民智、匯民聲、凝民心,爲民生福祉尋求“更優解”,畫好同心圓,共同繪製中國式現代化的新圖景。

來源:中國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