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和平最良善的力量
旺報社評
掃描QR code參與線上討論
一向在「武統」議題上積極發聲的陸媒《環球時報》,近日藉由報社年會再度掀起「以武促統」熱議。或許因爲中共五中全會仍以「和平發展」定調兩岸關係,或許因爲「武統派」代表李毅陷入負面輿論風波,此次《環球時報》不再明目張膽談「武統」,而把軍事施壓納入廣義的「和統」範疇之內,以「擦邊球」方式表達鷹派理念。
今年的《環球時報》年會上,大陸涉臺專家似乎一個比一個激進,臺灣的統派與會者亦有人響應「和統無望」的主張,當有臺灣學者主張兩岸心靈契合、大陸不應脅迫式統一時,不僅遭到現場大陸學者打臉,更有不少大陸網民羣情激奮指控其「獨臺」、「騙子」,連藍營背景、立場反獨的學者都受到攻訐。這種氛圍像極了30年前兩岸智庫學者交流剛剛啓動時,雙方互不相讓、一言不合就「開罵」的場景,此乃兩岸關係嚴重倒退的標誌。
如果單從媒體網路上、名嘴口中、學者的文章裡去了解今年的兩岸關係,相信沒有一個人會否認,如今的臺海已經逼近再度開戰的邊緣,更不會有人認爲,兩岸的政治分歧有希望透過和平協商的方式解決。但如果拋開輿論場的喧囂、走出網路同溫層的謾罵,回到真實的兩岸庶民社會,聽一聽老百姓的聲音,就會明顯發現,兩岸民衆根本沒有打仗的預期和準備,網路上「仇陸vs.仇臺」情緒更沒有蔓延到現實。
試問:綠營政客和名嘴天天把反中資、反滲透掛在嘴邊,可現實中有誰去抵制臺北「海底撈」餐廳、有誰去汪小菲開的「S酒店」抗議嗎?疫情期間臺灣網路霸凌陸生、陸配成風,可現實中聽到過有陸生、陸配被臺灣民衆欺負嗎?同樣,大陸網民一陣陣「反惠臺」呼聲似乎要把北京對臺政策掀翻,可現實中看到有哪個大陸憤青跑去砸85度C、王品牛排的場子嗎?大陸網路社區充斥「臺巴子」、「島蛙」的辱罵,可現實中出現過在陸臺商、臺幹、臺生被人攻擊的案例嗎?
只要撥開網路民粹的迷霧,我們就能看到,最廣闊、最基層、最淳樸的兩岸庶民社會,仍然彼此保持着那份朦朧而親切的好感,這種好感無疑來自同根同緣的文化背景,也是中華文化深深紮根民間社會的旺盛生命力。以旺旺中時集團的《大陸人在臺灣》與《臺灣人在大陸》徵文爲例,兩岸撰文者或許沒有專家學者的理論素養,亦沒有名嘴報人的文筆辭藻,但他們點點滴滴的肺腑真言,都讓我們找到了兩岸和平最良善的力量。
兩岸之爭,表面上是統獨之爭、政治制度之爭、國際空間之爭、生活方式之爭,實質上仍然是中華民族探索現代化道路的方向之爭。正是因爲這承載了一百多年中華民族的興衰榮辱,過於沉重和恢弘,如果不能以宏大的格局把握歷史全貌、以高超的智慧理性分析情勢,就很難看清兩岸之爭的實質,也很難找到兩岸共存共榮的解方。原本最好的途徑,是兩岸出現歷史性的偉人、哲人或大師,就如同當年辜振甫、汪道涵二老,站在全民族的高度,自上而下地解決爭端、尋求共識。
然而,兩岸歷經30年高速發展,經濟繁榮、物質主義掛帥,政治上從「強人統治」過渡到「常人治理」,思想學術上也陷入功利化、套路化、民粹化的迷途。今天的兩岸,哲人已遠去,大師不復來。當那些看似爲兩岸「指點江山」的學者,表面上激揚文字、揮斥方遒,內心只不過爲了刷流量、當網紅、謀一己利益時,我們還要被這些價值堪比垃圾的訊息牽着鼻子走?我們還有必要把這些垃圾言論當做「主流民意」或「菁英觀點」嗎?
請回到庶民社會尋找真實的兩岸民意!這裡有兩岸和平的訴求,有和諧良善的親情,有同屬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天然共識。不要再把所謂專家們、名嘴們、網紅們的垃圾訊息太當回事,「兩岸一家親」的點點滴滴,庶民社會能真切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