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 | 《初學者的冥想書》9,冥想八:行禪
冥想和正念是不是一樣的,經常會有讀者問我這個問題。其實核心取決於你理解的冥想和正念是什麼?二者的關係如何。
冥想,英文meditation(又被稱爲禪修),英文的詞根是medi(拉丁前綴,醫,醫學),所以冥想本身就是蘊含對人所經歷的苦痛、煩惱醫治的含義,而如果你所認爲的冥想特指對苦的止息,那麼或許會蘊含正念(mindfulness)。
而如果理解的冥想只是古老的瑜伽術,或者僅僅是通過音樂、頌鉢、瑜伽體式讓自己身心放鬆,那麼或許二者會有不同。
本質來說,如果你所瞭解的方法或修習的內容,是引導你通向智慧和解脫自在的生命探索,培育友善、慈悲、喜樂的心,那麼就是一致的。如果只是爲了追求平靜、喜悅、放鬆,而忽略內在世界的探索和發現,或許需要重新審視。
《初學者的冥想書》作者是內觀禪修大師傑克·康菲爾德,西方最受歡迎的內觀禪修大師,哲學博士、作家、心理學博士。擅長於將禪修思想與現代心理學結合,他告訴我們如何以簡單明瞭、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呼吸、走路、吃飯開始,逐步將冥想融入自己的生活。試着掌握這些冥想的基礎技巧,你將在這樣的過程裡逐漸發現——自身所蘊涵的改變生命的力量。
(僅爲分享,建議購買原版書籍)
目錄
第 1章 古老的冥想藝術
第 2章 爲何冥想
第 3章 冥想,從實踐中獲益
第 4章 冥想一:觀呼吸
第 5章 冥想二:觀全身感受
第 6章 冥想三:觀情緒
第 7章 冥想四:觀念頭
第 8章 冥想五:寬恕
第 9章 冥想六:慈心觀
第 10章 冥想七:食禪
第 11章 冥想八:行禪
第 12章 冥想與社會責任
第 13章 冥想的日常練習
(週一、五連載)
第 11章 冥想八:行禪
除卻之前所說的食禪,行禪亦是不錯的選擇。我建議大家先花上15~20分鐘嘗試一下,就會知道它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地點選在室內室外皆可,它所要求的只是一個能走上二三十步的地方。最好能在同一個地方練習,保證不受周圍環境的干擾。這並非普通的散步,你必須心無旁騖,專心致志地走路。
第一步,在那個地方靜靜站着,雙眼微睜,目視地板。去感覺你的雙足,穿不穿鞋子都無所謂,關鍵是去感覺腳底和地面的接觸。雙手自然下垂,雙腳張開,與肩同寬。
專心致志地站着,留意出現的所有身體感受。若你站在室外,也許會感覺到拂面的微風,會聞到綠草和鮮花的溼潤氣息。去體會你四肢的感受,如襯衫與肩膀間的摩擦,或者手肘、腳、腿是否僵硬。
不妨將觀呼吸時培養出的覺察帶入行禪中。將重心緩緩移到左腳,仔細感受——現在,一條腿僵硬、沉重且難以維持,而另一條腿的感覺是輕且空,膝蓋很容易彎曲。腳跟可以擡離地面,但腳尖要保持着地。然後,慢慢地將重心移到右邊,再仔細感受。
左腳邁出一小步,三五釐米即可。從擡腿到放下,留心動作的整個過程。現在將重點放在左腿,右腳邁出一小步,擡腿,放下。之後,體驗重心歸位的感覺。在這個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對腳步的感受——沉重的腳如何變得輕盈,然後再去感受腿的運動——它慢慢放低,慢慢放低,直至腳底接觸到地面,去感受沉重與僵硬之間的聯繫。擡起,放下,擡起,放下。它有點兒像太極,又有點兒像一種很慢的、有意識的舞蹈。你甚至可以把“擡腿”、“放下”這兩個詞念出聲。
在走了約20步之後,停下來,回到原點。慢慢地轉身,再擡腿,再放下。現在,你可以面朝另一個方向了。就這樣繼續,反覆來回地走,請記得要帶上覺察,如此你纔不會像一架無人駕駛的飛機。
若不小心走神,將注意力帶回來即可。擡腿,放下。若思緒飄得太遠,認識到這一點就好,然後再回到“擡腿、放下”。
若想停下欣賞周圍的風景,那就停下。去覺察看的過程,貼上“看”、“欣賞”或其他的標籤也無妨。之後收回注意力,再次回到“擡腿、放下”。
不妨留意一下,何種速度有助於你保持覺察——在昏昏欲睡的時候分辨一下自己的節奏,看看慢走是否適合你。若能以最有助於保持覺察的速度來走路,那就再好不過了。
哪怕是在最忙碌、最容易被打擾的日子裡,行禪也是極好的修煉。當你心無旁騖地來回走着,你很快就能意識到,重點並非取得某些進展,而是待在此時此地——毋庸置疑,冥想的精髓即在於此。
連載合集
感謝您願意花時間來進行正念閱讀
祝您平安,幸福,喜悅,自在!
也歡迎分享給身邊有需要的朋友、夥伴
更多正念實踐和練習
歡迎加入每天清晨正念練習羣組
擁有更多覺察、發現和調整的 能力
(請註明申請加入正念練習羣)
內容引用: 傑克·康菲爾德/文, 唐唐/譯 ,編輯小樂
聲明:圖片只爲分享,侵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