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珺:文化振興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培根鑄魂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文化建設高度重視,從戰略和全局上作了規劃和設計,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這是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以來,黨中央首次明確了建成文化強國的具體時間表。全會還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即:社會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明顯提高,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和文化產業體系更加健全,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豐富,中華文化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進一步增強等。因此,要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傳承提升繁榮鄉村文化意義十分重大。

開展脫貧攻堅以來,鄉村人們的文化生活發生了較好的變化。比如,村裡有了各種各樣的培訓中心、技能中心和村民學習娛樂場所,農民書屋、文化長廊等文化平臺載體也大多建成啓用,很多村民們不僅學會了運用智能手機看抖音、逛淘寶,更學會了通過電商平臺與全國各地的人做生意,推介自己的鄉村“品牌。但當前,我國文化建設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尤其城鄉之間差距仍較明顯。由於文化建設既“虛”又“實”,虛是指文化建設不像經濟建設那樣可以立竿見影,而是通常需要多年的耐心培育才有效果;實是指文化雖然看似無形,但實際上可以發揮凝聚人心、塑造鄉村共同體的強大功能。鄉村脫貧攻堅過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經濟、輕文化”現象,使得鄉村文化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和有效的發展。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專門對文化建設進行了部署,提出今後5年文化建設的基本思路,即部署三個方面的重點任務:一是提高社會文明程度,二是提升公共文化服務水平,三是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落實到鄉村文化振興,應從以下三個方面發力。

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根

正如費孝通所說,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根就在鄉村,“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提出孔夫子這個老祖宗不能丟,強調要增強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要“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所以要特別強調農耕文化的傳承與提升,絕對不能因爲現代工業化而全盤接受西方的工業文明。

振興鄉村文化是在保持鄉村特質的基礎上,將現代性因素融入到鄉村文化之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找到新的生長點,實現其從傳統到現代的轉型。以重塑的方式留住農耕文明,留住與農業生產生活相關的文化記憶和文化情感。其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完全可以和現代文明和諧相處、相得益彰的。尊重鄉民的風俗習慣、保護並善於利用鄉村固有的文化傳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尤其關於鄉村的移風易俗問題,一定要以尊重傳統文化爲前提,充分發揮鄉村社會組織的自治勸導作用,對世世代代傳承的民俗習慣有敬畏之心。

二、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魂

鄉村文化建設的根本目標應是滿足農民的精神需求,滿足人民羣衆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鄉村文化建設不能僅停留在舞臺上、屏幕裡,文化更要滲透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種價值觀要真正發揮作用,必須融入社會生活,讓人們在實踐中感知它、領悟它。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無時不有,成爲百姓日用而不覺的行爲準則。

現在往往一談到鄉村文化建設,馬上就會想到建設一批文化小廣場、小長廊等,並在其中植入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爲主要內容的文化要素。毫無疑問這些標識標語確實有助於形成良好的宣傳效果,但實際上這種表面上的文化建設很難對鄉村社會生活產生較深層次的實際影響。要讓核心價值觀的理念融入農民日常的生產生活,不是被迫學習,而是主動靠近;要轉變核心價值觀在我國鄉村的傳播途徑與方法,在充分了解把握農民的心理、行爲習慣、思維模式、現有價值觀念的基礎上,採取適合鄉村特點的各種有效形式,激發農村傳統文化活力,不斷豐富公共文化產品供給;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體系與行動體系結合起來,使大主題在小活動中真正落地生根,從而提高整個鄉村社會的文明程度。

三、健全鄉村文化產業體系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之翼

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認爲,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作爲上層建築的重要內容之一的文化,不能脫離經濟基礎單獨存在,因此文化與經濟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文化產業既有意識形態屬性,又有市場屬性。文化產業的意識形態屬性決定了健全現代文化產業體系要堅持“守正”,堅持正確的價值導向,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但同時,文化產業是以文化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消費爲核心的經濟活動,具有市場屬性,應遵循市場規律,通過創新等手段不斷滿足人們更高層次的文化消費需要。尤其在鄉村文化產業建設中,一定要堅持農民的主體地位,發動農民廣泛參與,增強農民文化認同感,給村民們充分的話語權、自主權,提供和生產更多農民喜聞樂見的文化產品,提升鄉村公共文化服務水平,讓農民羣衆真正成爲鄉村文化產業的創造者、參與者、受益者。

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如何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像空氣一樣無所不在,併成爲農民日用而不覺的行爲準則?如何深度挖掘鄉村人文與自然資源?如何充分利用科學技術手段,打通文旅產業鏈條,真正讓農民擁有的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讓農民熟悉的鄉土氣息實現傳播?這將成爲未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所要思考的重要問題。

(作者系湖南師範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來源:《中國鄉村發現》2021年第2期)

覺得好看點個【在看】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