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眼集/限貸令惹民怨 銀行兩難
不動產放款資金緊縮,傳出建商要客戶「自己想辦法找銀行」,讓購屋民衆傻眼。行庫主管預期,如今的「限貸令」恐使新青安核貸案繼續減少。本報資料照片
史上規模最大的房貸「限貸令」從七月起已席捲整個金融圈,恐怕直至年底,愈來愈多房貸戶將求貸無門,尤其央行日前再找國銀喝咖啡,要對整個不動產放款總量管制,對房貸戶更雪上加霜。
昨日罕見傳出財政部、金管會集體出動調查八大行庫、全體國銀是否有「限貸令」,據瞭解是因這場「房貸之亂」已驚動政院出手,不能讓銀行的不動產管制,反而引發民衆買房自住卻求貸無門、傷害居住正義。
臺灣金融市場這幾年來陸續歷經防疫保單之亂、ETF之亂,最新的是房貸之亂,尤其首購族更受衝擊。然而房價不斷高漲,也引發立委質疑是否國銀不動產放款太集中,推高房價,央行因此出面約談全體國銀,要求對不動產放款進行總量管制。
這一管茲事體大,尤其八大行庫頭上公婆最多,包括財政部、金管會、央行。其中,央行要求總量管制,把不動產放款水位下降,但財政部和金管會不希望看到「限貸令」引發民怨,夾處於央行、財政部之間「左右手不同調」,令行庫不知如何是好。
據瞭解,房貸求貸無門的申訴案在金管會已躍爲近期來申訴最多的案件,傳出使財政部調查八大行庫。金管會也出手調查全體國銀爲民怨「止血」。一家大型行庫主管私下直言,總量要減降,在有限額度裡「當然是放給收益率高的!」
由於土建融利率比房貸利率高得多,倘若有資源,一定往土建融集中,但如此一來更排擠房貸資金,尤其首購族房貸利率最低,特別是青安房貸,恐怕首當其衝。
另兩個現象,在於由於銀行法第七十二條之二限制,以及風險性放款對資本適足率管控影響,一是已發生有銀行放審已差不多要覈准的土建融案,建商突然獲銀行通知撤件;二是建商的整批性分戶房貸,原本要參與的銀行臨時「抽腿」,原因在於不動產放款資金緊縮,結果建商竟要客戶「自己想辦法找銀行」,讓購屋民衆傻眼,恐怕又將掀起另一場臺灣「房貸之亂」。
央行要作總量管制,應個別檢視銀行對自用住宅房貸,以及其他不動產放款,比重各佔多少。總量管制政策一出,傷害最深的,反而是首購族。
雖然新青安早已成衆矢之的,但行庫主管預期,如今的「限貸令」恐使新青安的新申請案及核貸案,會繼續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