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 罹心血管疾病增50%

類風溼性關節炎好發於中年女性,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嚴重者還可能出現刺麻感,或痛到無法走路。(李念庭攝)

類風溼性關節炎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好發於中年女性,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腫脹症狀,且罹患心血管風險比一般人高出50%。醫師提醒,身體出現疼痛症狀,許多民衆常不以爲意,但若關節疼痛超過1個月都沒有改善,就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振興醫院過敏免疫風溼科主任李信興說明,類風溼性關節炎會導致患者關節疼痛、腫脹,症狀通常會對稱出現在身體兩側,大多先從小關節開始痛,如手指、手腕,或腳踝、膝關節。症狀較嚴重者,疼痛可能蔓延全身,甚至出現發燒症狀;若手、腳腫脹壓迫到神經,還可能出現刺麻感,或痛到無法走路。

李信興指出,所有年齡都可能罹患類風溼性關節炎,患病風險會隨年齡增長而增加,其中以40歲以上女性爲大宗,但仍未證實相關原因,推測可能與體質、環境有關。

李信興表示,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炎反應,不僅侷限在關節,還可能擴散到其他器官組織,包括心臟、肺部、眼睛。研究指出,發炎反應可能直接影響心臟肌肉及心包膜,導致心臟病變和功能障礙,進而造成嚴重的心臟衰竭,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比一般人增加50%。

林口長庚風溼過敏免疫科醫師羅淑芬說明,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風險較高,主要是因爲類風溼性關節炎屬於慢性發炎,而慢性發炎本來就是心血管風險因子之一,會造成血管壁上的血脂肪剝落,進而導致心肌梗塞、心衰竭、腦中風等狀況。

根據歐洲風溼病學會(EULAR)建議,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應進行心血管風險評估,包括照頸部動脈超音波,檢測是否存在動脈硬化;或調整日常行爲和生活習慣,如規律運動、戒菸,來降低心血管風險;若血脂有異常,則應接受降血脂治療。

類風溼性關節炎在治療部分,傳統治療會給予抗風溼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類固醇藥物或免疫調節藥物,來緩解疼痛、抑制病程進展;近年來生物製劑崛起,還出現新一代小分子藥物,造福傳統藥物使用效果不佳患者。

李信興提醒,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若錯過治療時機,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僵直或喪失功能,由於關節疼痛多在活動後就能緩解,不少民衆容易輕忽,若症狀反覆出現,且超過一個月都沒有改善,就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藥物控制、症狀好轉後,也要避免做粗重活、保養關節,防止再度發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