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屋重建、提高社會宅必比例...專家:改善居住適應問題纔是良方!

銀髮族最常見的都更與居住問題仍然百廢待興。 圖/聯合報

面對即將到來的選舉,三位臺北市長候選人陸續針對青年與都更提出各自見解;而銀髮族最常見的都更與居住問題仍然百廢待興;可以看得出陳時中、蔣萬安兩位以增加社會住宅、都市更新能量爲主,黃珊珊則走務實路線,可行性也相對較高,不過可惜三位在都更部分的軟體建設尚有不足。

陳時中與蔣萬安都支持擴大社會住宅量能,供給5萬至5萬7000戶,陳時中祭出「3大關懷」,包括主動調查蝸居家戶,改善居住條件;市府介入協助租屋困難者,陪同看屋安頓;以及專案輔導、補助老舊公寓增設電梯。針對都更,他擴大現有臺北市住都中心編制,設立都更「特戰隊」,由市長、副市長指揮。

將萬安強調公辦都更「早進場、擴量能、增彈性」等策略,主張政府及早介入,並增加預算補充都更人力,以及針對有公安疑慮者,專案檢討基準容積率,提升民衆參與意願。

黃珊珊提出政策着重在解決「囚老困境」,「行善住宅」透過旅館轉型轉租長者,釋出長者手中的老宅租給青年,未來將推居住正義3.0,研議EOD大規模居住開發,不是單純蓋社宅,而是區域城市再生。

住商不動產企研室資深經理徐佳馨曾直言,考慮「長輩們面對都更之後的適應問題」,當下的都更已經有危老政策稍解燃眉之急,「改善硬體」將不是最急迫的房市政策,軟體帶給城市、居住者的心態與利益問題纔是長遠的根本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