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被拒”刺痛人心,國辦《實施方案》期待落實

前不久,湖北宜昌秭歸縣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工作人員稱“不收現金,要麼叫親戚,要麼你自己在手機上支付”。在網友拍下的這段視頻裡,老人滿臉無助的神情刺痛了很多人的心。這件事迅速引發關注,相關部門隨後發佈情況通報,稱工作人員已上門爲老人辦理居民醫保。

隨着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智能化服務得到廣泛應用,深刻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然而,智能化服務並不是沒有門檻,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到這份便利,一些老年人就面臨着“數字鴻溝問題: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進站遭拒,行動不便的耄耋老人被擡到銀行做“人臉識別”……這些新聞也在提醒我們,智能技術發展,千萬別落下老年人。

令人欣慰的是,這類問題已經引起高度重視。國務院辦公廳日前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聚焦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和服務場景,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突出困難,爲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提出包括完善“健康碼”管理、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在內的20條具體舉措要求。

政策及時出臺,既是爲解決問題精準施策,也體現了系統治理的思路。在日常生活場景中,不應“一刀切”地用技術手段取締原有的傳統服務方式。通過保留老年人熟悉的傳統服務方式,滿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各地已作出不少探索:北京健康寶上線老幼健康碼助查詢”功能針對性解決老人沒有手機、不會使用等情況下的日常出行問題;江蘇無錫火車站開設“無健康碼通道”,給不會使用智能設備的老年人帶來便利……優化服務制度、增強服務意識,多一分耐心和理解,才能讓老年人在智能生活中擁有更多獲得感。

與此同時,讓老年人更充分擁抱互聯網生活,就要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智能化適老產品和服務,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河南鄭州甲院社區舉辦老年大學講座,教老年人用智能手機買菜,除了老師講解,還配發指導手冊,老人可按照圖文步驟進行學習。從“供”“需”兩側同時發力,才能讓廣大老年人更好適應並融入智慧社會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十四五”期間,我國老年人口將突破3億,將從輕度老齡化邁入中度老齡化。有效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需要政策引導和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期待各方面按照國辦《實施方案》要求,結合實際,承擔責任,把各項工作做實做細、落實到位。多些換位思考,讓更多老年人享受數字經濟紅利,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這也是社會發展的應有之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