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服務業開放,培育競爭新優勢(開放談)
2011年服務業超過製造業,成爲中國利用外資的第一大領域。近年來,服務業成爲中國對外開放的重點領域,帶動服務業利用外資規模和比重不斷上升。2020年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達到1122.9億美元,助推中國成爲全球最大的外資流入國。
當前服務業開放取得積極成效。商務部統計數據顯示,2013-2020年,我國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從614.5億美元增爲1122.9億美元,佔外資總額的份額大幅提升,年均增速高於同期全國外資平均增速。同時,服務業外資結構明顯優化。由於交通運輸、信息傳輸及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金融、租賃和商務服務、科技研發等領域開放水平的提升,帶動我國高技術服務領域外資快速增長。2020年,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佔外資份額均比過去明顯增加。
成效背後,離不開中國加快推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的努力。
一是依託核心開放平臺助推服務業自主開放。十八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服務業深化開放是從自貿試驗區等核心開放平臺自主探索起步的,並以點帶面,逐步向全國複製推廣。目前已形成21個自貿試驗區、海南自由貿易港等東中西服務業開放自主協同探索新格局。2013-2020年,我國共發佈了多版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涉及服務領域的特別管理措施從95條減爲23條,相關經驗帶動全國服務業開放不斷深化。
二是積極開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5年來在北京開展了3輪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並於2020年開始啓動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範區建設。2021年增設天津、上海、海南、重慶4省市進行試點,對充分競爭、有限競爭、自然壟斷領域競爭性業務、特定領域服務業4個類別,科技、金融、教育等12類重點服務領域進行開放試點。
三是商籤高標準的自貿協定推動服務業協議開放。2020年RCEP簽署,中國首次在自貿協定項下以負面清單形式對投資領域進行承諾。中方服務貿易開放承諾達到了已有自貿協定的最高水平,承諾服務部門數量在我入世承諾約100個部門的基礎上,新增了研發、管理諮詢、製造業相關服務、空運等22個部門,並提高了金融、法律、建築、海運等37個部門的承諾水平。
應當看到,當前我國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不到55%,與發達國家有一定差距,需要進一步擴大和深化服務業開放,培育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
未來,有必要全面放寬外資限制,提升流動型開放水平。健全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進一步縮減軟件信息、交通運輸、商務服務、科技研發、教育、文化娛樂等領域特別管理措施。對於旅遊服務、分銷服務、建築服務、與製造業相關的服務等充分競爭領域,應積極推動全面深入開放。對於有限競爭但與資金、信息、技術、數據、人員等要素流動以及民生密切相關的服務領域如金融、電信、專業服務(會計、法律等、管理諮詢等)、教育、醫療、文化娛樂等,應探索不斷擴大開放。
加快對標國際高標準,提升制度型開放水平。加快實施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在專業服務領域,對境外人員參與國內資格考試以及執業給予國民待遇,完善境外專業人員管理,推動自然人移動模式下進一步開放。對於高標準的服務貿易規則要求如數字貿易、國有企業、競爭政策、知識產權、政府採購、監管一致性等,應率先在覈心開放平臺探索進一步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