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SARS醫師廖勇祥癌逝15週年 女兒讀信淚崩:他生前就在練習放手

臺大抗SARS胸腔廖永祥醫師1月28日癌逝15週年,生前寫了大量書信給兩位女兒廖翊安、翊如,如今兩位也將信件收集、寫書出版紀念父親,開放公益免費索取。(圖/記者林育綾攝)

記者林育綾/臺北報導

臺大抗SARS胸腔科廖永祥醫師1月28日癌逝15週年,生前寫了大量書信給兩位女兒廖翊安、翊如,如今兩位也將信件收集、寫書出版紀念父親,開放公益免費索取。今(28)廖翊如在發表會上分享其中一篇父親留下的手寫信,內容提到訓練她們搭公車,讓她也忍不住感動淚崩,「爸爸那時候就開始在學習放手」。

廖永祥在1999年爲病人超音波檢查時,隨手把儀器往自己肚子靠,看到了熒幕上10公分大的肝腫瘤,2天內他進入開刀房,那次切除了3分之2的肝臟;而5個月後,僅存的3分之1肝臟再度長出腫瘤。他毅然再接受治療,儘管醫學專業告訴他,可能只剩半年壽命,不過在醫療協助、家人關懷、自己努力下,廖永祥奇蹟多活了7年頭,直到2006年1月28日正逢農曆除夕病逝。

▲胸腔科醫師廖永祥在臺大醫院拍攝的照片。(圖/廖勇祥家人提供)

他的遺孀鄭惠霙表示,2003年SARS期間,廖永祥在醫院照顧SARS病患,擔心怕把病毒帶回家而不敢回來,「當時我只我告訴他說,一切以病人的需要爲優先,我不怕你把病毒傳染給我們」。

鄭惠霙說,雖然過去丈夫在第一時間錯過了治療B型肝炎導致肝癌,但是希望透過爲廖永祥醫師成立的協會,讓臺灣每5人中就有1人感染B、C肝(約360萬人),能夠定期抽血及超音波檢查,避免成爲下一位肝癌的受害者,「我想這也是廖永祥在天上希望我們能繼續幫助他治療民衆疾病遺願,透過協會的醫療講座及疾病的衛教宣導,讓更多人身體能夠變得更健康」。

▲臺大抗SARS胸腔科廖永祥醫師1月28日癌逝15週年,親友紀念。(圖/記者林育綾攝)

而廖永祥在生前寫了大量日記,也寫了多封書信給兩位女兒,如今廖翊安、翊如也一同寫書紀念父親,在2021年1月28日逝世15週年這天發表,別具意義。她們提到,這本書分成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以第三人稱來寫父親;第二部分是爸爸留下的書信,而姐妹長大後也與當年的他對話;第三部分則是不同背景親友對父親的敘述、懷念。

廖翊安、翊如姐妹分享,爸爸開始寫信給她們時,是在「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因此都是手寫,而當年她們才國小;尤其廖永祥過世時,廖翊如才15歲,直到20多歲、如今30歲再次回頭讀爸爸的信,特別有感觸,甚至因爲現在正面臨一些生命經驗,彷彿受到爸爸「跨越時空的鼓勵」。

▲臺大抗SARS醫師廖勇祥生前與家人合照。(圖/廖勇祥家人提供)

其中收錄在「書信篇」的第一封信裡,廖永祥提到訓練兩姐妹搭公車,讓廖翊如現在感動落淚,「那時後的爸爸,就開始在學習放手」。

廖翊如也分享父親在2001年8月寫給她的一段話:「Lu Lu 人生路途上,難免會跌到,但跌倒,不是哭嚎,不是自憐自艾,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再爬起來,該縫的還是要縫。看來如今你已是經得起考驗了,Daddy真的很高興,看到妳說還要再騎腳踏車,還要再去花蓮」。

▲廖永祥醫師的兩位女兒廖翊安、翊如寫書出版紀念父親,開放公益免費索取。(圖/記者林育綾攝)

廖翊安也說,之所以在書中加入爸爸書信部分,是因爲發現自己曾跟爸爸有寫過一點點交換日記外,而他生前很愛書寫,還有許多日記跟其他書信。「當中有他對我們要說的話,日常的記錄、反思與回饋。從中也能看到他的性情,對信仰的堅定,對人生的態度,對我們的期許,對自己的感嘆」。

將父親的書信分享出來,不只是這樣能更真實呈現,也是因爲有很多他人生經歷纔能有的,對生活事件的迴應,「是我常常現在低潮時,看到家書也能得到安慰與幫助的力量,希望能夠帶給社會大衆,在挫敗中想要尋找的一道溫暖的希望」。

▲兩姐妹希望將父親書信帶來的安慰和鼓勵,也能跟大衆分享。(圖/廖勇祥家人提供)

►我們的美麗就用白紙黑字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