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突破臺灣觀光業的瓶頸
以臺灣有限的觀光資源,除追求人數成長外,也應聚焦在質的精進,吸引高檔次的外國旅客,從事功能性的活動。 聯合報系資料照
最近交通部長王國材針對香港通過修正基本法,會增加旅遊風險,建議國人不要去香港旅遊,而引發國內觀光業強烈反彈。因爲去年共有75萬國人赴港,爲成長最快的地區;觀光首長帶頭澆冷水,對一直處於低迷的觀光產業影響很大。
另外近年來香港已取代中國大陸,成爲來臺旅客的最大來源,去年共有120萬港人來臺;若一旦再引發香港的抵制報復,限縮來臺旅客的規模,對國內觀光產業更是雪上加霜。
觀光產業在全球經濟的重要性持續提高,也是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產業。在疫情解封后,全球觀光市場開始回溫;但由於交通運輸費率大增,再加上全球性的通貨膨脹,使得觀光成本上揚,全球已經進入高價旅遊時代,大環境並不利於觀光產業發展。如何在旅遊成本高漲下,繼續吸引觀光客,各國政府無不積極加強觀光資源的能力建構,推出各式促銷措施,全球觀光市場競爭已更加白熱化。
然而臺灣在此波競賽中,顯然並未取得先機。觀光產業一直並非臺灣強項,特別是在吸引國際旅客方面,臺灣也落後其他東亞鄰國。馬政府時期大幅開放陸客政策下,2015年來臺旅客首度突破千萬人,帶動臺灣觀光業的蓬勃發展,與東亞鄰國差距已縮小。而其中陸客超過400萬人,約佔四成;雖然也引起少數業者壟斷資源,削價競爭壓縮利潤空間,以及排擠國內旅遊等質疑,不過整體而言,確實帶動國內觀光產業的發展。
在蔡政府上任來,因兩岸關係緊張,來臺陸客人數成爲對岸掌控工具,陸客人數開始下滑,疫情前的2019年已下滑到300萬人以下。而在疫情過後兩岸關係惡化,去年只有22萬陸客來臺,來臺旅客總人數也降到650萬人。
蔡政府雖嘗試開拓其他客源以降低衝擊,例如推動新南向國家旅客來臺,但無法完全彌補陸客缺口,關鍵是許多政策出現偏差並未到位;主要是以放煙火式的直接補貼旅客方式,開放免簽證入境也缺乏整體的規劃。另外仍以爭取東南亞華人爲主要客源,對於東南亞龐大的穆斯林市場疏於經營;再加上國內穆斯林觀光友善環境仍有待提升,也影響旅客來臺意願。
推動觀光產業爲賴總統重要的競選政見,在觀光局已升格爲觀光署下,爲因應國際觀光環境劇變,賴政府也應順勢調整,才能協助臺灣觀光產業突破目前的瓶頸。
首先根據過去蔡政府的經驗,無論是人數或是消費能力,其他地區客源是無法填補陸客缺口,吸引陸客來臺勢在必行。但是由於兩岸關係不佳,雙方均限制赴對方旅遊,開放觀光成爲政治籌碼的工具。大陸在疫情後即使經濟不振,但出國旅遊人數仍相當可觀;吸引大陸旅客已成爲其他國家觀光政策的重要環節,臺灣已經明顯落後,如何突破此僵局,對賴政府是一大考驗。
其次,近年來雖然來自其他鄰近地區,例如南韓、港、澳及東南亞的旅客人數成長,但部分可歸因於直接補貼。在補貼不可能長期持續下,未來必須開發更多客源。另外,上述國家來臺人數雖有增加,但停留天數,以及消費能力並未同步成長;如何改善國內旅遊市場基礎設施,並搭配整體行銷方案,以增加臺灣的吸引力,也應是規劃重點。
綜合而言,以臺灣有限的觀光資源,除追求人數成長外,也應聚焦在質的精進,吸引高檔次的外國旅客,從事功能性的活動。例如臺灣醫療水準高,體系健全,更具價格競爭力,適合推動國際觀光醫療。但因相關法令無法配合鬆綁,臺灣在國際觀光醫療市場佔有率並不高,未來有待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