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區域經濟整合需重整旗鼓
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副總談判代表楊珍妮在今年APEC貿易部長會議中向全體成員表示,期盼亞太區域經濟整合處理不公平競爭措施。聯合報系資料照
近年來臺灣區域經濟整合處處碰壁。隨着邦交中斷,我國與尼加拉瓜、薩爾瓦多及宏都拉斯的自由貿易協定(FTA)也隨之終止;與巴拿馬在斷交後FTA雖持續,但只侷限在關稅減讓部分,其他功能幾乎全面停擺。如何突圍?政府應有更務實的作法。
我國在2013年與紐西蘭及新加坡兩個非邦交國簽署FTA,在全球經貿環境劇變,許多規定需與時俱進下,臺灣全力推動建構FTA 2.0升級版,但此兩國反應冷淡;反觀中國大陸與紐西蘭及新加坡均已完成FTA升級版。
中國大陸的干預,是臺灣區域經濟整合無法開疆闢土,守成更是不易的原因。中國大陸不但阻礙臺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也以臺灣禁止大陸產品進口形成貿易壁壘爲理由,逐步廢除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目前已約有四分之三的早期收穫出口喪失關稅優惠,ECFA已經是名存實亡。
由於既有FTA效益不斷受到侵蝕,臺灣目前FTA的涵蓋率,即出口產品享受FTA優惠關稅的比例已經低於10%,遠落後於其他國家,對出口影響不小。
臺灣拓展新的FTA也困難重重,例如中國大陸全力阻止臺灣申請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多次以主權因素,否定臺灣的資格。最近中國大陸總理李強訪問CPTPP成員澳大利亞、紐西蘭,以及馬來西亞,除了爭取這些國家支持大陸加入CPTPP外,也必然會要求這些國家不要支持臺灣。CPTPP今年將在加拿大召開執委會,會討論中國大陸及臺灣申請案,對臺灣將是一大考驗。
面對中國大陸排山倒海,全面性圍堵下,臺灣必須尋求突圍。現階段仍應以加入CPTPP爲首要優先,但應擺脫過去與大陸相互否定,指責對方不夠加入資格的格局;而應改變策略,以臺灣可以對CPTPP的貢獻爲出發點。臺灣由於經濟規模有限,對於CPTPP成員吸引力不在於市場開放,而是強調產業優勢,強化對區域供應鏈整合的貢獻。CPTPP第22章雖規定應強化供應鏈發展,以整合生產、促進貿易及降低成本,但迄今並沒有具體的措施。
與CPTPP成員相比,臺灣製造業實力屬於前段班,半導體相關產業更是各國爭相拉攏合作的對象。臺灣應主動倡議推動供應鏈韌性工程,推動區域內的產業合作,使CPTPP成員可以強化其製造業實力,降低風險以確保經濟安全。
申入CPTPP是一長期奮戰,臺灣在短期應以「堆積木」的方式推動區域經濟整合。臺灣主張堆積木的方式爲時以久,但未來應改弦易轍,採取新的推動模式。首先應配合國際脈動,推動建立功能性的協議,例如關鍵礦物,以及綠色能源,均是可以切入的領域。臺灣缺乏天然資源,但可由創造天然資源附加價值、完善供應鏈的角度,爭取與天然資源豐富的國家合作。
臺灣應由過去「資源共同分享」的角度,轉爲「產業共榮發展」的方式。例如經濟部所倡議的「境內關外」,以及「境外關內」的國際佈局策略,也應納入臺灣「堆積木」方式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重點,但應有更細緻的做法。
目前「境外關內」是帶領檯灣製造園區走向世界,在他國打造海外工業區,但仍是以由臺灣產業利基爲出發點的供給導向。而未來應結合當地國的資源,配合其產業發展的需求導向,才能提升他國合作意願,最終使臺灣雖無FTA之實名,卻可享有「境外關內」的實質優惠。
至於「境內關外」,主要以吸引外資的方式,使世界走進臺灣。臺灣也應跳脫過去框架,提供外資更優惠待遇,排除各式障礙,並使外資確實能享有「境內關外」的待遇,纔有可能奏效。
總之,在全面性FTA不可能一步到位下,政府應循序漸進,以多元化途徑,盡力完善臺灣區域經濟整合的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