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論/凝聚下一階段能源政策共識:減碳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 記者葉信菉/攝影
賴政府上週宣佈成立「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等三大任務編組,和碩董事長童子賢出任該委員會的副召集人。今年以來,童子賢多次發表支持核能言論,與他前幾年的立場有明顯差異。同時間,經濟部長郭智輝從他上任前、上任之初對核能的開放態度,轉變成未將核能視爲當前的選項。郭與童都是接近賴清德總統的重要人士,他們的言論以及引發的爭論,都凸顯了我國還需要相當的時間,才能凝聚下一階段的能源發展共識。
目前政府的能源政策是延續前總統蔡英文過去八年的施政,其能源轉型方案是核退綠進,要在明年底前實現天然氣發電、燃煤發電與綠電佔比爲5:3:2。雖然蔡政府的能源轉型期限尚未來到,但前任經濟部長王美花已承認上述目標無法在明年底達成,原因是用電量超乎當時擬定政策時的預期。八年前,蔡政府未預料到晶圓代工、電動車與AI的發展,會讓用電量大增,且AI的浪潮纔剛開始,郭智輝也坦承2028年以後AI的用電量確實值得關注。除了低估了國內用電成長,蔡政府能源轉型的另一個軟肋是碳排。
核三廠一號機預計下月除役,核三的二號機明年除役後,我國核電即將歸零。當年蔡政府的設想是用20%的綠電取代核電,然而這樣的設想並無法降低碳排量。過去八年我國火力發電佔比居高不下,抑制碳排的表現仍差,雖然蔡政府已提出了2050淨零路徑,但產學界普遍認爲實踐的可能性低;更令人擔心的我國在國際重視的2030年減碳中期目標上的表現,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在今年稍早的一場論壇上即警告,臺灣過去15年溫室氣體排量只增無減,除非2030的排放量可降低一半,否則政府無法在2050年達成淨零。
相較於2050的淨零大限,2030纔是臺灣更需關注的眼前挑戰,這也是童子賢「2030焦慮」的核心,如果臺灣與全球都無法在2030年前落實減碳的計劃,則地球升溫將無法逆轉,將進一步加劇氣候變遷的危機。童子賢多次強調不要把討論焦點放在「擁核」或「反核」上,而是要看哪一種能源組成能最有效的控制碳排,用意即在此。
國內的反核高峰出現在2011年福島核災後,在2014年反核四運動中達到高點,此趨勢基本上與國際相同。近年國際上對使用核能的態度上已有轉變,關鍵就是上述的減碳時間壓力。去年採用新技術的芬蘭歐基洛託核電廠3號機上線發電;最快下個月,全球最大的日本柏崎刈羽核電廠可望重新加入供電行列。這些國家內部的反核爭論並不低,但最終能讓核能加入供電的原因均在於核能有助降低碳排,並在穩定供電與電價上達到一個平衡。
回到臺灣,能源議題是少數不牽涉到兩岸政治攻防的話題,但卻是政黨攻防的熱區,民進黨過去以反核路線起家,前黨主席林義雄是核四封存的關鍵推手。然而,世界局勢的發展已變,減碳是當前臺灣能源政策的重中之重,如果能善用我國核電已有的基礎,在未來十年至20年間讓核電扮演邁向淨零的關鍵角色,同時間配合氫能等新能源的發展,臺灣還是有機會達成2050淨零目標。
臺灣反核與擁核者之間的鴻溝很難在一夕之間填平,但如果雙方都能將減碳視爲優先目標,則彼此必然能找到一個交集,這也是童子賢近月來不斷髮聲的出發點,賴政府必須正視。前總統蔡英文的能源轉型政策將在明年底落日,賴政府在能源議題的主客觀環境上都必將走出自己的路,但我們不能等到明年後纔來探索臺灣能源轉型的下一步,而是今天就要想辦法凝聚共識,走向確實可行的減碳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