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假日遇黃牛倒票怎麼辦?博物館出招了!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記者李楠楠)近日,中央宣傳部、發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文化旅遊部國家文物局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進博物館改革發展的指導意見》。《意見》提出,到2035年,中國特色博物館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館社會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館強國,爲全球博物館發展貢獻中國智慧、中國方案

“到博物館去”成爲社會新風尚

在昨天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國家文物局副局長關強介紹,2020年,全國博物館舉辦2.9萬多個展覽,策劃22.5萬餘場教育活動,在疫情常態情況下,仍接待觀衆5.4億人次,其中未成年人觀衆1.3億人次,“到博物館去”成爲社會新風尚。

博物館在節假日一票難求 怎麼辦?

爲了解決上述問題,各地博物館積極研究應對措施,制定相關的解決方案。比如結合自身承載能力,過往節假日實際到館率等情況,適當增加投放門票量或預約的名額。還有很多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爲更多觀衆提供入館參觀機會。關強表示,遇到像黃牛倒票等現象及時向相關執法部門反映情況、協助處理。同時要加強宣傳引導,通過在線發佈廣告、安排工作人員現場引導等方式,告知公衆參觀預約的正規渠道。加強技術建設與保障,做好購票或預約系統後臺監控篩查,防止黃牛惡意侵佔參觀名額。通過雲展覽等方式創新拓展線上傳播渠道,也能有效緩解公衆無法到博物館現場參觀的遺憾。

如何讓年輕人帶着知識走出博物館?

博物館面向學校以及學生開展知識推廣教育,一直是博物館一項重要功能。關強告訴記者,做好這項工作,需要文物部門教育部門的通力合作,當前京津冀重慶陝西等地“博物館進校園”示範項目有很好的成效,博物館專題講解、流動展覽、講授課程體驗活動等教育活動,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方式也走到中小學生的身邊

在此基礎上,博物館將在改革發展過程中進一步加強“館校共建”,深化館校融合。近日,教育部和國家文化局專門發了《關於利用博物館資源開展中小學教育教學的意見》,建立博物館教育服務標準,構建館校合作的長效機制,共同開展教材內容編寫,將博物館文化資源以符合中小學生知識水平、教育教學需求方式,有機深入地融入在校學生的課程,豐富博物館課程體系

現在全國有581家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中,有203家是博物館紀念館,約佔35%,基本形成了全國博物館研學實踐活動的陣地網絡。關強稱,下一步,國家文物局將再繼續支持更多的博物館參與學生研學實踐活動的同時,通過制定博物館研學規範和服務標準,建立博物館教育資源地圖,推介優秀博物館研學課程等方式,進一步提升博物館教育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