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世代-戶外療癒篇/路跑抗焦慮 交友找到歸屬感

在臺灣,跑馬拉松是不分年齡的全民運動,近年臺灣每年都有超過五百場路跑賽事,場次多、報名踊躍。根據跑者廣場資料,臺北馬拉松中籤率僅一半、長榮航空觀光馬拉松開放報名後一週額滿,一○一垂直馬拉松個人組開放廿分鐘就額滿。

路跑成爲許多人改善情緒、對抗焦慮的方式。

七十一歲的愛咪去年加入跑團,全團年紀最大。愛咪本是學校出納,退休後到民間組織兼任財務,一週工作四天,去年雙胞胎孫子出生,她下班後還要幫忙帶孫子,緊湊的生活讓身體出現許多不適:咳不停、胃痛,她擠出時間來跑步紓壓。跑了幾個月,那些檢查不出原因的毛病統統舒緩了。

愛咪所屬的跑團七年前成立,每週一是超級馬拉松協會的理事長郭豐州來上課、每週四團員自主團練,成員都是熟齡者。

郭豐州說,跑步除了健身,也是解憂好工具,許多人在跑步之後,改善了焦慮與壓力,如果加入跑團,還可以交新朋友、找到歸屬感,創造新的人際連結。

過去的觀念認爲跑步傷膝蓋,郭豐州指出近年最新研究證明,跑步是鍛鍊膝蓋、預防膝蓋退化最好的運動。

慢跑好處在於任何年齡都適合,熟齡也能很快開始。郭豐州指出,除非是競速型選手,很少業餘慢跑者會因跑步姿勢不良而受傷,多數的受傷原因都是體力和肌力不足。他帶前述跑團七年來,都着重提升體力和肌力,這是能夠享受慢跑的基礎。但他也強調,不用等練好肌力再開始,可以一起開始,慢慢跑,同時做肌力訓練。

他建議從未跑過但想要開始的熟齡讀者做兩件事,先加入一個跑團,可以互相督促、交朋友;再來去報名一場距離短但關門時間長的路跑,完賽之後就會有信心一直跑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