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戰淪爲網上罵戰!如此京粵對決,讓CBA變了味
京粵之戰賽前海報。
電影《教父》當中有一句經典臺詞:“永遠不要憎恨你的敵人,因爲那會影響你的判斷。”
而3日晚,CBA新賽季的首場“京粵大戰”中,分列球場兩端的兩支球隊,似乎將這句話的反面演繹到了極致。
這本是一場看點十足的比賽,賽前,CBA將這場比賽列爲本輪的“黃金焦點戰”,並冠以“中國兵器”的頭銜:以防守著稱的北京首鋼與掀起聯盟小球風潮的廣東宏遠之間上演矛盾之爭,衝突感十足。
這也是上賽季兩隊季後賽交手後的首次對決,幾個月前苦戰三場的硝煙仍未散去,CBA官方也特意發佈了題爲《京粵這對宿敵,今夜不會了斷》的文案,又爲這場交鋒渲染上了不少恩怨情仇。作爲點綴,北京首鋼場還身穿豔紅的“肆玖城”特別版球衣亮相。
北京首鋼身穿特別版“肆玖城”球衣亮相。
這也確實是一場跌宕起伏的比賽,面對衛冕冠軍,首鋼幾度被拉開比分,又幾度追上。雙方鏖戰到了比賽最後一秒。可同樣是在最後階段,王驍輝的一次大動作犯規,以及賽後的“口水仗”,徹底將這場比賽的精彩湮沒。
107:111,北京首鋼距離逆轉衛冕冠軍只差一球,而王驍輝兩次有機會將這一球投進,可他都沒有控制住自己的投籃準星,一同失去控制的,還有他的心態和隨後的防守動作。
王驍輝犯規動作。
投籃失手之後,王驍輝在防守中向已經完成傳球的威姆斯伸腿,絆倒了對手。裁判經過錄像回放確認,直接判罰奪權犯規,將王驍輝驅逐出場,而威姆斯則在隊友的攙扶下走進球員通道。
這是一次毫無爭議的判罰,賽季開始前,CBA聯賽幾項新增規定中,就對取消比賽資格犯規的判定做出了新增條款:“掏、打、抓、蹬、踏對方隊員的要害部位”動作,將被直接取消比賽資格,並追加禁賽。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條款的誕生,正與上賽季北京首鋼與廣東宏遠的季後賽對決有着直接關係。
上賽季季後賽半決賽首戰,廣東宏遠中鋒曾繁日對首鋼隊尤度隱私部位犯規,直接遭逐。這也催生了本賽季CBA聯盟對於這類危險動作的嚴厲打擊,這一條款也被球迷調侃爲“曾繁日條款”。
本賽季CBA聯盟嚴厲打擊危險動作
萬萬沒想到,這一條款在兩隊本賽季的首次碰面中就得以使用。而以這樣的方式將兩隊間的“宿敵情結”延續,顯然不是CBA“矛盾之爭”的本意。
更沒有“了斷”的衝突發生在比賽結束之後。
幾乎是事件發生的第一時間,宏遠隊官方微博就更新動態:“籃球比賽不應該有這種動作”,並點名首鋼隊。
隨後,首鋼球員方碩轉發了這條微博並留言:“上賽季半決賽掏襠的時候我們俱樂部發什麼了嗎?”言下之意,直指曾繁日催生聯賽新規的那次犯規。
不久後,首鋼隊長翟小川轉發了方碩這條微博並寫道:“你一個官微你說點積極向上的行不!”至此,場上的衝突蔓延至社交網絡,並引起兩方球迷的激烈交鋒。
翟小川社交媒體截圖。
相比這些人的“激烈”反應,被點名的北京首鋼俱樂部官微則在將近3個小時後才更新了動態:“橋歸橋,路歸路。聽得了質疑,經得起摔打。熱愛無疑,拼搏不變。”
這多少有些雲裡霧裡的迴應,在球員與球迷們的激烈反應的映襯下,更讓人摸不着頭腦。但這似乎無礙兩方球迷的“鍵盤戰”從深夜蔓延至4日白天。
這一出口水戰的搶戲,顯然讓原本聯盟精心打造的“大戲”變了味,走了調。而這樣的“演出事故”,究竟失控在了哪一環節?
這一次,裁判是無辜的。從規則角度說,裁判的反應算得上及時。而做出王驍輝的驅逐判罰後,這次臨場的“保護”已經完結,接下來聯盟是否會有追加處罰,就是後續的程序了。
北京首鋼俱樂部迴應。
而正如杜鋒在要求當值主裁觀看錄像回放時口中一直唸叨的:“怎麼保護球員?”
身體是球員在聯盟中安身立命的根本,而球員則是職業聯盟中最核心的資產和財富。保護自己的“核心資產”,是一個職業聯盟最起碼的底線。
從這一點看,杜鋒的不滿,和廣東隊的抱怨都是情理之中的,畢竟“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只不過,這份抱怨從廣東隊官微明確地散發出來傳遞給球迷是否合適,仍然有待商榷。
俱樂部官方微博固然是爲球隊站腳助威的發聲端口,但也承擔着共同打造聯盟形象的責任。這樣多少有些不假思索的宣泄不滿,顯然並不是平臺的初衷。
北京首鋼俱樂部微博下方留言。
而翟小川、方碩隨後的迴應,也或多或少都是針對了這一點。但正如首鋼俱樂部官方所說,“橋歸橋,路歸路”,一碼歸一碼。作爲“做錯事的一方”,如此理直氣壯,也是讓這場口水戰迅速升級的“催化劑”。
有句話說,“犯錯就要認,捱罵要站好”。
體育比賽,難免熱血上頭,做出不理智的動作。而王驍輝的犯規動作雖然兇狠,但裁判已在第一時間做出準確判罰,即便是想爲了警示其他球隊,但通過官微發聲顯然不是最佳處理方式。
北京首鋼兩位隊員的反應,更令網友難以接受。相比之下,方碩口中“掏襠”的犯規明顯更加離譜。在當時雖然同樣引發了討論,卻也並未發展到喧賓奪主,聲勢蓋過比賽的程度。
曾繁日“掏襠”後道歉。
除了賽後聯賽方面的及時判罰,當事人時候第一時間站出發聲,公開道歉,定然也平息了不少潛在的爭端。
不過此番不但當事人沒有發聲,方碩、翟小川強硬回懟,首鋼俱樂部官方也並未爲平息爭端拿出誠意。
遲緩的發聲,含糊的迴應中,反而顯露出一絲“不認錯”的氣息,官方微信推送更是對此事隻字未提,並冠以“輸得起,也扛得住”的標題。此時的強硬,似乎用的不是地方。
而你來我往中,從球員到球迷中一直存在一個錯誤邏輯:“以暴制暴,沒什麼問題”。
曾繁日在上賽季CBA半決賽中的“掏襠”動作。
這樣簡單粗暴的想法,顯然是不利於整個聯賽環境的塑造和形象的打造。可往往自己的缺點,總是在出現在別人身上時纔會感覺討厭。
人總是情緒化的,無論是動作,還是語言,一時衝動總是難免。這樣一晚的鬧劇中,當事各方一系列不專業的表現,讓一次原本可以停留在比賽場上的“意外”蔓延至場下並逐漸變味。
而未來,俱樂部如何以更職業,更商業化的思維運營;球員如何以更謹慎的姿態迴應外界的聲音;聯盟如何以規章制度的形式,在場內場外對於衝動的言行加以限制約束,是這一場串了味的焦點戰留給人們的反思。
“宿敵”、“了斷”,這都是職業聯賽中爲了打造英雄敘事和塑造看點所設計的橋段,但CBA想要的,絕不是這一晚的“衝突感”。相信,這也絕不是我們球迷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