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砸90億塑雙語教育 全教總:先弭平學習落差
爲推動雙語教育政策,教育部110學年度將邀請70名美籍教學助理將投入縣市政府國中小學校,營造口說式英語情境。(教育部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立法院教文會今(26)日下午舉辦「雙語課程列入國民教育法、高級中等教育法政策評估」公聽會,教育部次長蔡清華會前受訪時提到,高教加上中小學,教育部共投入預算高達新臺幣90億元,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以下簡稱全教總)則認爲,先弭平英語學習落差,再談相關作法。
蔡清華提到,政府發展雙語教育自2021年起至2024年,4年預計共投入新臺幣百億元預算,教育部則佔其中90億元左右,其中大專校院等高等教育部分爲25億元,中小學方面則爲65億元;計劃2030年全面達到雙語教育環境。
全教總則已聲明迴應並認爲,雙語教育政策應該分階段實施,目前雙語教育實驗實施的方式,由外師授課或由外師與中師共同授課,授課的科目先以體育、綜合等非學科爲主,暫不以英文來教授數學、自然或社會等學科。然而這樣的方式,是否真正符合語言學習的策略。
全教總指出,要建構雙語教育環境,應先從消弭英語學習的落差着手,當學生的英語能力落差過大,不管是外師或是中師直接以英語授課,學生先遭遇的反而是英文學習的困難,也將間接讓學生在學習學科產生挫折。
全教總指出,語言學習重在環境,當學生所處的環境包括聽、說缺乏英語的情境,所學到的英文缺乏練習與使用機會,就不容易學習,這也就是很多人的經驗,英文程度最好的時間點在高三,一旦缺乏始用英文的機會,語文程度也會跟着下降。
全教總認爲,如果學子有機會到國外待上一陣子,一星期或是一個月也好,英文程度也會隨之跟着提升。情境向來是語言學習的重要關鍵。而情境的營造,必須在每一個環節不只學校,都同步跟上纔有效果。
全教總呼籲政府,語言的學習更是跟文化息息相關,因此反問:「年紀過小開始學習英文,會不會讓我們的孩童喪失或分散對固有文化學習的機會?」年齡過小卻必須學習不同語言及文化,會不會造成學生學習負擔,或失去對原有文化的認同,恐怕是必須嚴肅以對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