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雲港:凝心聚力建好新時代魚米之鄉

走進連雲港市灌南縣裕灌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上下六層的菇牀上長滿了白嫩嫩的雙孢菇,電動工作臺上,工人們正忙着採摘。“這裡離家近,上班方便,每個月到手工資有4000多元。”周淑蘭對能在家門口上班很滿意。

據瞭解,灌南縣食用菌生產企業爲返鄉農民工和農村留守婦女創造了約1.8萬個就業崗位,涉及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等各環節,人均年收入5萬餘元。

連雲港連接東西、溝通南北,是國家首批沿海開放城市,新亞歐大陸橋與海上絲綢之路在這裡交匯。近年來,該市以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走上了一條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之路,凝心聚力建好新時代魚米之鄉。

築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田成方、渠相通、路相連,白露時節,連片的高標準農田被一片深綠覆蓋。

“過去,這些地方要麼道路不通,要麼地塊分散、高低不平;如今,機耕道通到家門口、水泥渠修到田中央,旱能灌、澇能排,種起來不僅省事還高產。”在連雲港市灌雲縣龍苴鎮大由村,據村黨支部書記介紹,高標準農田項目建成後,每年新增糧食約80萬公斤。

糧食安全是百姓安居樂業的重要保障。近年來,連雲港市切實抓好糧食生產各項措施落實,糧食播種面積、產量、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升,2023年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總產量連續12年突破70億斤,達歷史第二高位,其中,夏糧產量創歷史新高。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金融保險創新試點,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質量專項整治“雙百日”行動,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443萬畝,佔耕地比重超過80%。

此外,連雲港市還落實“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規劃建設“菜籃子”工程綠色蔬菜保供基地5萬餘畝,推進灌南縣省級農產品產地冷藏保鮮整縣推進試點建設,東海縣北芹蔬菜交易市場入選首批省級農產品產地市場名單。創新構建“1+N”獸醫社會化服務模式,深入實施重大動物疫病集中防疫行動,建成省級以上生豬產能調控基地38家,奶牛、肉雞飼養量居全省第二位,生豬飼養量居全省第三位。

振興產業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近年來,連雲港市農業農村系統把打造工廠化食用菌全產業鏈集羣、做大做強食用菌產業作爲推進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來抓。目前,該市已建成全國食用菌重要產區,工廠化食用菌企業集聚度、自動化生產水平、規模和產能均居全國前列,工廠化食用菌全產業鏈產值近百億元。

通過紮實推進“6+N”重點農業產業鏈建設,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食用菌產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水產養殖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連雲港打造了東海大米、灌雲大豆+豆丹、灌南食用菌、贛榆紫菜等21個10億元以上縣域農業優勢特色產業,推動優質糧油、綠色蔬菜、食用菌菇、特色林果、規模畜禽、海淡水產等六大優勢主導產業集羣發展。

此外,該市還深化農文旅融合,因地制宜發展鄉村旅遊、休閒農業等新產業新業態,舉辦“蘇韻鄉情”鄉村休閒旅遊農業專場推介活動,率先在連雲區開展休閒漁業試點。推動“連雲港禮物·連天下”產品進景區,已篩選239個品牌農產品進駐景區。實施“互聯網+”農產品出村進城工程,開展“農產品直播電商大賽”,打造優質的農業電商發展環境。今年上半年,全市農產品網上銷售額達123.86億元。

逐夢深藍

連雲港坐擁196公里海岸線、160萬畝沿海灘塗和7516平方公里海域,海洋漁業資源豐富。相關數據顯示,該市海洋捕撈量居全省第2位,佔全省捕撈總量比重持續上升。今年捕撈毛蝦3387噸,直接漁業經濟產值達1.69億元,產業聯動效益約5.5億元。

海洋養殖產量也呈逐年增長態勢。2024年上半年,連雲港海水養殖產量達11.61萬噸,同比增長33.21%。其中,海水工廠化養殖車間水體達56.5萬立方米,紫菜和牡蠣養殖面積分別達16萬畝和17萬畝以上,海蔘養殖面積達到5000畝。

隨着近岸近海養殖空間日趨飽和,依靠科技走向深遠海是必然選擇。眼下,贛榆區海州灣畔“海上牧漁城暨深海圍欄”一期項目正在穩步推進。總投資8.1億元,分三期實施的“海上牧漁城暨深海圍欄”項目將開展綠鰭馬面魨養。待三期全部建成後,每年可投放綠鰭馬面魨苗1080萬尾,年產量300萬斤,產值1.5億元,還可以打造魚、貝、藻、參等多營養層級的綜合養殖體系。

向海圖強,逐夢深藍。8月7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與連雲港市政府簽署共同推進現代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圍繞推進連雲港現代海洋漁業高質量發展,在資源配置、項目安排、資金保障等方面形成合力,助推連雲港在深遠海養殖、海洋牧場、漁港經濟區、遠洋漁業、漁政執法管理等重點領域率先突破,爲全省海洋漁業發展探索經驗。(袁春梅 彭亞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