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一段東西方文化交融與創新的故事
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城東北部,有個當地人稱之爲“唐朝墩”的地方。它東鄰水磨河,西、南、北三面緊鄰縣城居民區,早已看不出原來的樣子。但高高的殘牆,仍能讓人感受到歲月的痕跡。
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從2018年開始,中國人民大學與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進行考古發掘。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唐朝墩遺址東北部,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了一座規模很大的浴場。浴場的時間斷代是否與唐朝墩相同?浴場背後又有哪些不爲人知的秘密?經過三年的考古發掘研究,考古團隊於今年給出了答案。
唐朝墩浴場的發現
2018年的考古發掘中,考古工作者在位於唐朝墩遺址的東北部,看到這樣一番場景:成排的磚砌通道和排水溝。
負責考古發掘的任冠博士介紹,當他們看到整個場景後立即認定,這是一座規模很大的浴場。
這片浴場整體規模約300平方米,有較清晰的火道、煙道、支撐柱、竈址、水井、排水溝等結構。這種遺蹟在國內發現數量較少,風格明顯受到羅馬浴場的影響。這對於還原當時社會生活的場景,探討絲綢之路沿線中西文化交流等問題具有較重要的學術意義。
“剛開始清理時,我們很迷惑,怎麼會在這裡出現這樣的建築遺存呢?後來我們再看它時發現它位於遺址東北部,而東城牆外正好就是水磨河,這裡水位很高。最後我們在浴場的西北角擴大發掘面積時,發現了一口井。現在看,這口井直徑有兩米以上,大概有10米深。”任冠說。
浴場整體結構由中心部位的磚砌主體建築、東側相接的土坯建築和北側中心的竈址及左右兩端的水井等相關遺蹟構成。磚砌主體建築位於浴場中心,平面近方形,南北長約12米、東西寬11.5米,現存高度0.5至1.1米。浴場內部以磚牆分隔,按方位可劃分爲9個區域:中心區域爲八邊形,其餘8個區域兩兩對稱,平面均近方形。外圍牆體四壁向上共開5個出煙口,其中西壁中部和北側各1個,其餘3壁各1個。
浴場遺址爲半地穴式結構,由上下兩層建築空間構成。下層基礎部分位於原地表之下,爲煙道和供熱的基礎建築空間,東側多有破壞,西側保存狀況較好。上層建築基本位於原地表之上,爲浴場使用的活動空間,大部已坍塌無存,僅西南角保存有高約0.4米的牆體和黑灰色建築材料抹出的覆蓋層。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魏堅說:“這種下層以磚砌支撐柱爲支架,將建築分爲上下兩個封閉空間的建築方式,在古羅馬時期的《建築十書》中稱之爲‘挑空式地板’。即利用支撐柱構建浴場的地下供熱系統,在使用時爐竈燃燒的煙火可以通過支撐柱之間的煙道在浴場下層流動,形成‘地熱’,用以維持浴場上層洗浴空間的溫度。”
隨着考古發掘的深入,考古工作人員發現,唐朝墩浴場遺址按功能可分爲門廳區、工作區和洗浴區3個區域。東側土坯建築爲浴場的門廳區,南北兩間房址可能均存在出入浴場的通道。北側水井、竈址所在的區域爲浴場的工作區,竈址提供沐浴所需的熱水,燃燒產生的煙火通過地熱系統維繫浴場上層空間的溫度。位於西北部的水井建於高臺,爲浴場提供水源;位於東北部的水井開口位置較低,應爲浴場的排滲水井。
磚砌的主體建築是浴場的洗浴區。東北、東南兩個空間可能爲更衣室,北部可能爲浴場的熱水室,西南空間可能爲冷水室,中部空間遺蹟與相連的東部、西部和南部空間可能爲溫水室。西北獨立空間煙燻痕跡最爲顯著,可能爲浴場的熱水室或桑拿、蒸汽室,其東側煙道有被碎磚封堵的現象,該空間在使用過程中後來也可能改爲了冷水室。
在浴場煙道、竈址、水井等多個位置採集了碳十四測年樣本,校正後的碳十四測年結果最早爲公元890至公元982年,最晚爲公元1247至公元1287年。由此,考古工作人員判斷,唐朝墩遺址始建於公元7世紀上半葉的唐代早期,至14世紀逐漸廢棄,主要歷經了唐、高昌回鶻和蒙元等3個時期。根據層位關係和出土遺物,考古工作人員確定,唐朝墩浴場遺址最初營建於高昌回鶻時期,至蒙元時期曾被改建沿用。浴場內出土的器物也與唐朝墩遺址其他發掘區出土的高昌回鶻至蒙元時期遺物一致。
唐朝墩浴場發現的意義
西方的浴場建築最早出現在古希臘,至公元前1世紀的羅馬共和時期,已在地中海沿岸地區普遍分佈。羅馬浴場最顯著的特點即“挑空式的地熱系統”,該結構能夠有效保障浴場內的溫度。
羅馬帝國時期是羅馬浴場建築發展的頂峰。隨着羅馬帝國的強盛與擴張,浴場作爲最重要的公共建築之一,無論是數量、規模,還是分佈範圍都有了明顯的提升。在空間分佈上,羅馬浴場也從地中海沿岸向四周擴散,西至西班牙、東至兩河流域、北至英國,南至北非均發現有羅馬浴場的分佈。
浴場的單體規模日益增大,整體多采用軸線對稱的佈局方式,以彰顯浴場的宏偉和華麗。浴場結構趨於簡化,取消了游泳池、運動場、圖書館等羅馬浴場常見設施,以浴室和更衣休息室兩部分爲主,整體面積有所減小。建有地熱系統的浴室空間縮小,與之相對,更衣休息室等不具備地熱系統的空間增大,二者多采用平行排列的佈局方式,講究空間上的對稱。隨着技術的提升,除羅馬式地熱系統外,蒸汽加熱的方式更爲普及。與此同時,大型的洗浴水池減少,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水池或盥洗盆,洗浴活動的私密性有所提高。室內建築多采用波斯式的圓形穹頂、磚券拱門、拱形廊道等結構,裝飾也具有顯著的波斯藝術風格。
浴場形制的演變在敘利亞、約旦、黎巴嫩等西亞地區發現的大量公元3至公元8世紀的浴場遺址上表現得最爲突出。隨着阿拉伯帝國的興起,這種更爲經濟實用、平民化的浴場廣爲盛行。據史書記載,至公元10世紀的穆格臺迪爾時代,僅巴格達就有約27000座浴室。
從地中海沿岸到天山北麓,羅馬式浴場在自西向東傳播的過程中,整體風格存在較爲明顯的演變:浴場功能趨於單一,結構更爲緊湊,建築和裝飾融合了各地域自身的文化傳統,呈現出從大型的貴族式的公共浴場向小型的平民式的公共浴場的轉變。
魏堅說:“唐朝墩浴場遺址在形制佈局、建築技藝等方面具有濃郁的羅馬風格,而浴場出土的各類遺物、牆面的裝飾彩繪等又明顯具有中原和本地特徵,反映了東西方建築傳統和技藝在絲綢之路上的交融與創新。唐朝墩浴場遺址規模較大,建築規格較高,沿用時間較長,其間又歷經多次修繕,其作爲城市公共浴場的可能性較大。由於唐朝墩遺址地處歐亞草原內陸地區,夏季炎熱,多大風天氣,冬季寒冷,無霜期較短,在這種氣候條件下,建設公共浴場就顯得合乎情理:一方面可滿足城市居民日常清潔的需要,另一方面也可供往來旅人沐浴休憩。從中我們也看出,高昌回鶻至蒙元時期,這裡的人們對洗浴有多熱愛。”
高昌回鶻時期,摩尼教和佛教盛行,而洗浴往往與宗教活動息息相關。中原地區佛寺中也常建有浴室並面向民衆開放。因此,唐朝墩浴場遺址也可能與宗教活動存在一定的關聯。
唐朝墩古城的建立是初唐興盛的象徵,同時也是唐王朝鞏固邊防的需要。唐朝墩是北庭都護府東路的咽喉要塞,也是北絲綢之路和長安至碎葉城,乃至地中海岸的國際通道的必經之地。同時,由此向北可與阿爾泰地區相接,向東可直抵蒙古境內,向南翻越天山與交河、高昌故城相通,鉗制着準噶爾東部的大部疆土。這裡不僅是兵家的必爭之地,同時也是溝通駝隊物資南來北往運輸的重鎮。而洗浴是人類社會活動中重要的一個方面,作爲國內少見的浴場遺址,此次發現爲探討公元10至13世紀天山北麓的城市生活景象提供了資料與依據,也爲我們透物見人,從社會史的角度研究絲綢之路上的東西文化交流,考察當地多民族大一統格局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線索。
(本報記者 王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