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評專家齊聚海南,第一杯酒來自東聖|酒業傳承與創新榜
作爲區域創新酒企,東聖酒業獲得鑑評專家的一致認可,與企業自身與產區的支持密切相關。
出品丨雲酒頭條
11月19日,在“回味&品味”酒業傳承與創新榜第二次集中鑑評歡迎晚宴現場,桌上有兩瓶很有文化味的美酒——源自《道德經》的“東聖道生一”和東聖酒與綿竹年畫融合的“中華年畫”。
這兩瓶美酒,均來自中華老字號企業東聖酒業。
在活動現場,鑑評委員會主席、中國酒類流通協會會長王新國,鑑評委員會主席、酒業大師、國家級非遺技藝代表性傳承人高景炎,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秘書長秦書堯,鑑評委員會專家組副組長、第四屆全國評酒會評委、第五屆全國評酒會特邀評委徐佔成、鑑評委員會專家組組員、第三屆、四屆、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張建有,鑑評委員會專家組組員、第四屆、五屆全國評酒會評委張國強均舉杯東聖美酒。
不只是他們,前五屆全國評酒會的評委們,名優酒企技術負責人組成的特邀鑑評委員及特邀觀察委員,也紛紛對東聖酒業兩款產品的品質予以充分肯定。
作爲區域創新酒企,東聖酒業能夠獲得鑑評專家的一致認可,與其背後的產區實力、品牌積澱與企業自身發展密切相關。
█ 爲什麼是東聖酒業?
東聖酒業源於1667年的“東聖源”酒坊,歷經357年風雨兼程,已發展成爲川酒核心產區綿竹的第二大酒企,身上有很多獨特品質。
東聖酒業是一家擁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中華老字號,其在當地縣誌多有記載,品牌發展脈絡清晰。
清康熙六年,鍾高潔在德陽綿竹的什地寺旁邊創立“東聖源”,至今已傳承八代。“東聖酒釀酒技藝”被列入“德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今年2月,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文物局決定將382個品牌認定爲第三批中華老字號,東聖酒業上榜。
不只傳承悠久,東聖酒業身上也涌動着創新力量,保持了旺盛的發展動力。“我們要堅定保護‘東聖酒釀酒技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並持續深研白酒品質創新,不斷突破自身的技術天花板,保障品質的穩定提升。”作爲東聖酒業第八代傳人,四川省東聖酒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鍾坤明介紹了企業未來發展的願景與目標。
▎鍾坤明
東聖酒業是區域創新酒企活化文化的典範。
東聖酒業巧妙融合中華哲學與綿竹年畫藝術,註冊了“道生一”“年畫”等品牌,不僅展現了獨特的品牌魅力,更蘊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藝術價值。
正因其獨特的價值,東聖酒業爲了成功註冊“道生一”商標,曾進行長達15年的努力。在提交申請時,企業一度被告知商標“公共性太強,不能註冊”,鍾坤明和團隊做了兩手準備,一邊以“東聖道生一”品牌進行推廣,一邊繼續申請“道生一”商標。隨着“東聖道生一”成爲四川知名品牌,企業再次遞交申請,終於拿下這一商標。
這種對文化傳承的執着,是鍾坤明的特質,也是東聖酒業的特質。他表示:“東聖酒業將繼續聚焦消費市場需求,走文化品牌之路,通過更多富有創意和文化內涵的產品,向世界展示中國白酒的獨特文化魅力,爲消費者持續釀造美好生活。”
東聖酒業是原酒企業轉型樣本。
1998年,東聖酒業開始走上自創品牌的道路。當時鍾坤明敏銳地意識到,改革開放已走過20個年頭,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市場需求非常旺盛,是企業品牌化的好時機。
當時市場原酒供不應求,利潤豐厚且穩定,很少有原酒企業願意在“投入大,見效慢”的品牌化道路上花大力氣,但東聖酒業一堅持就是十多年,依靠穩定的品質,逐步站穩了德陽市場,走出四川,暢銷江蘇、上海、河南、河北、北京等省外重點市場。目前在東聖酒業的收入來源中,原酒產品只佔約20%,剩餘80%均來自品牌酒產品。四川省綿竹東聖酒廠總經理鍾嬡琳此前表示,要力爭到十四五末實現產值20億元。
對於品牌化,東聖酒業已經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論。
“以精準對接消費需求爲目標,守住名酒產區風骨,用差異化的方式爲不同消費結構、不同消費場景提供有品性有個性的產品,並通過不斷豐富有效地提升用戶服務,解決消費痛點,拉近和消費者之間的溝通距離、信任距離和消費距離。”鍾坤明在晚宴上表示。
▎王新國
“東聖酒業的樣本與經驗,是值得行業思考的。”在王新國看來,隨着社會與時代發展,人們的自主型消費、多樣性消費需求更加旺盛,東聖酒業這樣的創新酒企具有廣闊空間。老名酒與創新酒各美其美,將有效助力產區,從市場外延,到內涵提升,全面邁上新的臺階。“我們希望在東聖酒業身上,看到創新酒企更多的突破與成就。
▎秦書堯
爲什麼東聖酒業這樣的創新酒企近年來愈發受到行業關注?秦書堯認爲,在時代的發展中,創新是酒業持續前行的動力,從理念、技術到管理,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才能讓酒業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始終光彩璀璨。
█ 美酒名城,底蘊深厚
東聖酒業的成長與創新,也是綿竹作爲世界美酒特色產區近年來不斷髮展的縮影。
現場,綿竹市人大副主任陳偉,綿竹市酒類發展局局長鄧偉,綿竹市酒發局品牌股股長葉生泉從多個維度推介綿竹產區,爲我們揭開了東聖酒業高速發展的“產區密碼”。
綿竹釀酒歷史悠久,酒文化源遠流長,是川酒發源地之一。
綿竹出土的戰國銅罍、提樑壺等精美酒器,將綿竹產酒歷史追溯到戰國時代。中國名酒“劍南春”始於南齊,其釀酒遺址“天益老號”距今已有1500年。李白曾爲了品嚐“劍南燒春”而“解貂贖酒”;杜甫飲綿竹酒後留下“雙峰寂寂對春臺,萬竹青青照客杯”的佳句。
千年酒韻綿延至今,酒業已成爲綿竹支柱產業之一。
據陳偉介紹,綿竹目前擁有白酒企業59家,年產優質白酒20萬千升;今年1-9月,規模以上白酒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6億元,保持了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
綿竹釀好酒,其韻在得天獨厚的稟賦。
綿竹產區位於北緯30度釀酒黃金段和四川著名U型美酒帶的上風上水端,背靠龍門山,被譽爲“最接近雪山聖水的中國名酒產區”。
這裡四季分明、降雨充沛,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微酸性土壤佔比近70%,擁有得天獨厚的釀酒生態環境。龍門山脈的冰川融水低鈉多鍶、甘甜清冽,是品質卓越的天然弱鹼性礦泉水,爲東聖酒業等“綿竹酒”提供了絕佳釀造水源。
風味傳承靠匠心,工藝創新無止境。
綿竹酒在保留傳統釀造技藝精華的同時,也注重利用現代科學技術,開創了“酒體風味設計學”之先河,構建起完備的人才體系。產區現有國家級、省級釀酒大師7人、白酒國家級、省級評委116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000餘人,白酒從業人員1.3萬餘人。完善、豐富的人才體系,推動東聖酒業等綿竹酒在傳承中創新,在創新中傳承,持續打開新局面。
不僅基礎牢靠紮實,綿竹也爲酒企提供了多項支持。
建班子,給政策。綿竹組建酒類產業發展局,編制了產業發展規劃,專項制定《綿竹市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綿竹市支持白酒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綿竹市打造白酒產業人才聚集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市財政每年安排不低於2000萬元資金支持白酒產業發展。
搭平臺,給資源。綿竹成立了綿竹酒業集團,充分發揮國有企業的信譽、資本、資源、品牌等優勢,打通與每一位投資商、酒業家在資金、項目、技術等領域的產業合作壁壘,奮力打造以生產、銷售、展會、旅遊爲一體的國家級名酒基地,完善更優、更活、更闊的合作機制爲產業賦能,成功創建了首批四川省優質白酒產業園區。
綿竹產區在歷史、風土的先天稟賦,以及人才、政策、平臺等方面的不懈努力,爲東聖酒業這類創新酒企的發展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支持。
█ 創新酒企正成爲酒業重要力量
9月27日,“回味&品味”酒業傳承與創新榜活動走進東聖酒業,對其歷史脈絡、生產技藝、產品創新、文化傳承以及企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點擊鏈接瞭解更多:創新酒企的“東聖實踐”,值得行業思考|酒業傳承與創新榜㊶)
“回味&品味”酒業傳承與創新榜集中鑑評活動集結全國評酒會老專家走進東聖酒業等區域創新酒企,旨在從歷史和發展,從產業和市場,多維度發現中國名優白酒、創新酒企的發展新成果,講好酒業的傳承與創新故事,助推酒業的高質量發展。
鍾坤明表示,鑑評專家走進東聖酒業,對歷史脈絡、生產技藝、產品創新、文化傳承以及企業發展進行了全面深入的調研,爲東聖酒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引,“各位專家殷切的關懷和悉心指導,給了我們學習的方向和前進的動力。”
今年是第五屆全國評酒會舉辦35週年,由中國酒類流通協會發起、主辦,雲酒傳媒、《釀酒》雜誌聯合發起和承辦的“回味與品味”酒業傳承與創新榜活動,不僅走進老名酒企業,也走進了部分像東聖酒業一樣具備強勁發展潛力的創新企業,更深層次地推動酒業傳承與創新。
正如秦書堯所言,“這不僅是一次‘老帶新’,還是一次高規格的交流盛會。老專家們在生產、技術、管理、品牌建設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高的造詣。他們之間的深度交流,將促進酒企之間的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助力整個行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