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放行 “亞馬遜銀行”還遠嗎
三年前,國際管理諮詢公司麥肯錫給華爾街提了個醒:銀行業的威脅並非金融科技,而是亞馬遜。兩年前,亞馬遜與摩根大通等華爾街金融機構進行早期談判,計劃推出亞馬遜自有品牌賬戶,彼時,美國財富網站就曾評價稱,亞馬遜充滿野心,甚至希望突破監管障礙,在銷售渠道之外開展貸款業務。現在監管開了個口子,允許大型企業開展銀行業務,華爾街可能真的要小心了。
“亞馬遜銀行”
大型科技企業與金融機構的距離越來越近,甚至已經有了“重合”的影子。據《洛杉磯時報》稱,當地時間週二,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批准了工業貸款公司(ILC)的監管法規,將允許大型企業開展銀行業務,同時又避免了專業金融公司在資本和流動性方面所受的約束。
報道評價稱,亞馬遜、Facebook和沃爾瑪等企業可能很快就將衝擊華爾街的業務,因此這個關鍵的美國監管部門爲非銀行機構從事貸款業務鋪平了道路。
“新規將讓市場參與者更清楚掌握FDIC對產業銀行母公司的最低規範。”對此,FDIC主席Jelena McWilliams如此評價道。據悉,FDIC批准的工業貸款公司,雖也面臨着資本要求,但其母公司只需承諾,若銀行陷入困境會提供支持。相比較而言,傳統銀行面臨的監管則相對更嚴,美聯儲會對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每家銀行控股公司必須有足夠的資本來防範風險損失,並確保其資產負債表有足夠的流動性。
FDIC是美國聯邦政府的獨立金融機構,負責辦理存款保險業務。而ILC即州政府特許銀行,由FDIC和合適的州監管機構監管,不受銀行控股公司制度管理。這就使得ILC控股公司能夠繞開美聯儲的監管而控有一家銀行,同時還保留商業實體身份,也是因爲這一屬性,導致美聯儲向來反對ILC特許。
ILC的本意是讓公司給員工提供小額貸款,但新規的通過將這一長期以來的做法轉化爲正式條文,很可能爲企業開啓方便之門,從而讓其發展成爲大銀行。這一想法並不多餘,早在兩年前,亞馬遜便傳出正在同摩根大通等華爾街金融機構進行早期談判的消息,計劃推出亞馬遜自有品牌賬戶,目標是爲年輕客戶和沒有銀行賬戶的客戶建立一種“類支票賬戶”產品。
根據當時的報道,這種“類支票賬戶”產品能減少亞馬遜支付給信用卡公司、銀行和支付處理商的費用。這些費用通常佔每筆交易額的3%左右。此外,還能幫助亞馬遜減少管理成本。彼時的調查顯示,大約有45%的美國人願意使用亞馬遜作爲他們的主要銀行賬戶。對於是否有意成立銀行,北京商報記者聯繫了亞馬遜及Facebook,但截至發稿未收到回覆。
隨着法規將大型企業開展銀行業務正式化,外界也開始關注這些巨頭是否也會如傳言一般加入這一領域。眼下,科技巨頭尚未行動,但早已有人率先嚐試。比如今年3月,FDIC便批准了美國移動支付公司Square的銀行牌照申請。而在去年7月,日本樂天集團也向FDIC和美國猶他州提交了ILC牌照申請。
目前這一結果仍未出爐,如果樂天最終獲批的話,也意味着沃爾瑪、亞馬遜、Facebook、谷歌等大型公司可能也會通過ILC牌照規定的特許經營權進入銀行業,且不受銀行業的嚴苛監管。
但這一新規早在提案的階段便已引發了業內的爭議,反對者認爲這些公司會利用龐大的客戶羣和有保證的客流來建立不容小覷的銀行業務。而且他們可以爲客戶提供有政府支持的金融服務,包括FDIC的存款保護,而受到的監管要求更少。銀行家與民主黨國會議員以及消費者團體歷史罕見地形成同盟,呼籲停止批准新的ILC牌照,直到國會能消除這種不公平優勢的漏洞。
事實上,關於ILC牌照,爭議從來不少。早在20世紀初,ILC企業便已存在,彼時包括汽車公司、通用電氣公司等工業巨頭及零售商用來爲商業銀行服務不足的工人提供信貸。1987年,美國國會豁免了《銀行控股公司法》對“銀行”的定義,ILC企業擺脫了傳統貸款人所面臨的監管限制和美聯儲監督,從而出現了爆炸性增長。
但也是因爲不受美聯儲監管,也沒有資本金等要求約束,在金融危機後頒佈的《多德-弗蘭克法案》便叫停了這一牌照的發放。直到2014年,禁令解除。眼下,金融監管也已經出現了放鬆的態勢,尤其是特朗普任內的這幾年,放鬆金融監管的態勢已經十分明顯。去年美國通貨監理局(OCC)和FDIC還批准了“沃克爾規則”修訂版,根據新規內容,銀行業將在交易活動方面獲得更大的靈活性,並且可以更加簡單清楚地分辨相關交易是否違法。
金融科技競賽
“就在上次金融危機爆發前,監管機構廢除了金融規則,甚至考慮讓沃爾瑪這樣的大型企業擁有銀行,現在又來了。”對於新規,參議院銀行委員會資深民主黨議員Brown評論稱。Better Markets法律總監史蒂夫・霍爾也表示,FDIC違反了近70年前確立的銀行和商業應保持分離的基本規則,這樣的組合無法得到充分監管,它們會構成不穩定風險,甚至可能助長不公平競爭。
三年前,麥肯錫便已經作出了預測。彼時,麥肯錫發佈的《全球銀行業評論》稱,數字平臺對傳統銀行業的威脅正在加強,互聯網企業紛紛涉足金融業,可能導致銀行僅留下一些最缺乏吸引力的業務。如果零售業和企業客戶利用數字平臺進行銀行業務,銀行的淨資產收益率將會跌至5%左右,較預計下滑4個百分點。作爲電商巨頭,亞馬遜已經開始進入中小企業貸款和保險理財業務。
至於經歷了金融危機之後的監管爲何還敢放開這條口子,或許就要從金融科技的角度去考慮了。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孫立鵬稱,金融科技發展是大勢所趨,哪個國家金融科技發展得好,可能就會引領下一輪經濟的增長。
在孫立鵬看來,下一輪增長肯定要靠創新驅動,最主要的就是金融創新,以及研發和科技領域的創新,但後者可能很難。從上世紀90年代美國新經濟之後就沒有真正的支撐美國經濟的增長點,因此下一輪引領增長的可能就是金融科技或者綠色經濟,也可能是金融科技和綠色經濟的融合。而在現實情況下,目前能取得突破的還是金融科技領域,不僅是美國,全球都在往這方面發展。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17年,OCC代理署長Keith Noreika便曾呼籲重新思考銀行與商業的分離是否適應於當今經濟。當時,Keith Noreika提到,銀行與商業實體的業務分割來自於18世紀的“古老思路”,理由是擔心銀行爲旗下的商業分支提供廉價資本,從而將零售銀行業務置於高風險的非銀行領域中,同時也保護市場不受銀行整合與商業權力巨大的侵蝕。不過這些想法已經過時了,不能因爲2007年金融危機爆發就“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不過,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楊水清則提到了另一個思路。楊水清稱,在爭取監管部門的牌照方面,中國的大型科技公司往往希望拿到的牌照越多越好,但美國的科技公司恰恰相反,他們覺得拿到牌照就要受限於商業銀行的監管“套路”,因此寧願選擇跟其他的金融機構或者商業銀行合作。所以結果監管部門“鬆口”,可能也是監管部門往前推了一步。科技企業拿到牌照,便不會再不受管束。某種意義上也更利於市場的良性發展。
富國銀行也曾提到,蘋果和亞馬遜等科技巨頭不會對銀行造成即時威脅,因爲他們可能從心底裡不願意成爲銀行,與銀行合作就能滿足客戶需求、節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