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總額協商破局 付費者批「假瘦身、真挪移」

健保會25日展開總額協商,歷經逾12小時討論,4大部門中,僅中醫、牙醫取得共識,醫院、西醫基層協商破局。(本報資料照)

健保會25日展開總額協商,歷經逾12小時討論,4大部門中,僅中醫、牙醫取得共識,醫院、西醫基層協商破局。付費者代表晚間發出聲明稿,直言協商有3大分歧。衛福部雖將許多項目移出總額,卻又將擴大癌症篩檢、代謝症候羣品質提升費用等近35億元項目移入,將國健署主責的項目轉嫁健保,反增加整體醫療支出。

付費者代表團體總召集人林恩豪、李永振、劉淑瓊發出共同聲明,直言協商有3大分歧。首先是「疾病平權、平責恐失守」,醫界主張健保移出「罕病、血友病藥費及與罕病特材」、「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羣抗病毒治療藥費」,由公務預算支應,付費者無法認同。基於所有被保險人疾病平權、平責,醫療照護不應依疾病別而給予差別待遇,是保障醫療人權不容退卻的理由與使命。

其次,衛福部呼應「總額瘦身」理念,將多項計劃如住院整合照護試辦計劃(5.6 億元)、代謝症候羣防治計劃(6.16 億元)等從總額移出,但又將擴大癌症篩檢衍生費用、因應預防保健政策改變衍生醫療費用、代謝症候羣及C肝照護品質提升衍生費用等近35億元預防保健有關的費用移入,把應由國健署主責的預防保健支出部分變裝、轉嫁健保,反增加整體醫療支出,難保未來不會「二次瘦身」,這是「假瘦身、真挪移」。

付費者代表認同病房費、住院護理費、急重難罕症給付可能不公或不足,爲降低民衆住院負擔、減輕醫院經營負荷,付費者代表提出增加編列10億元調升病房費。付費者認爲政府應加強分區管控、監控過度醫療,而非不斷補充點值,治標不治本。

如同健保署長石崇良所言:「健保支付錢跟着人走,不是齊頭式保障」,付費者代表認爲,健保不宜淪爲會哭的小孩有糖吃。協商涉及醫院、西醫基層、牙醫、中醫部門的資源分配,也關係到各區域、各層級院所、各專科的發展,以及醫療服務的穩定與永續。在總額框架下,有人多了,其他人就會少。

付費者代表表示,健保會是溝通平臺,而無從整體判斷合理與公平,因此整體支付標準的衡平性,應由健保署統籌處理爲原則,避免造成發展失衡、勞逸不均的惡性循環。此外,點值已取得以每點0.95 元爲原則的承諾,爲單純補點值而增編的費用,例如,論病例計酬造成費用排擠,都可能造成重複。

衛福部邱泰源部長曾表示:「追求全民健康覆蓋、在有限的資源之下做出平衡, 讓經費能用在刀口上,也用在所需要的病人身上」。付費者盡力配合部長理想, 遺憾的是,總額協商過程中,看到的是「弱勢病人被排除、公務預算移花接木、支付衡平不解決」,呼籲政府、醫界與全民共同支持,保護弱勢病人的醫療人權、挹注公務預算提升品質而非墊高服務量、通盤檢討支付方式及其不足。即使是公務預算,仍是民脂民膏、是左手換右手,還是應持續檢討效益,共同維護健保經營,以及醫療體系永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