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布袋老街復興計畫啟動 串連老屋再現小上海風華
嘉義縣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未來將串連周邊咾咕石、紅磚老屋,從興中街開始打造老街風貌。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政府補助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營造街區巷弄的文學意象場景,縣長翁章樑今天到首座修復完成的千月會館參加成果展,視察老街景點及空間串連成果,將把蔡家咾咕石厝、老街院落及永樂市場等空間串連,爲老街區賦予復古風味。
布袋鎮長蔡瑋傑說,布袋鎮的老街正在沒落消失,現在路上幾乎都是新鋪的柏油路,沿街則有早期紅磚、咾咕石等建築,但閒置許久無人整理,規畫將以千月會館作爲第一個地點,逐步修復周邊老屋,將從興中街開始打造布袋鎮老街風貌,串連布袋港觀光發展。
高齡7旬的曾姓男子說,布袋鎮早期被稱爲小上海,有3間戲院、13間酒家,人來人往相當繁華,但如今都已沒落蕭條;永樂街是布袋鎮第1條街道,早期是當地最大條的路,但現在相比臨近道路相當狹窄,希望政府做文化復興同時,也挹注更多資源建設,帶動地方發展。
綜合規劃處長郭凱迪說,2021年提出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連2年獲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補助共400萬元,盼結合千月會館、咾咕石厝等老屋的「點」,永樂街、興中街等巷弄的「線」,再到永樂市場「面」的空間串聯,讓塵封已久布袋嘴老街區再次發展。
翁章樑說,月亮在魚塭和鹽田交映,是文學家蕭麗紅《千江有水千江月》小說中的美景,但隨着30年來海埔地開發,布袋發展重心逐漸西移,昔日的老街區人口外移,氛圍像是爲人淡忘的「後巷」,過去影像還在大家記憶中,盼整理再造後留下歷史脈絡、建築美學特色。
嘉義縣長翁章樑(左)今天與妻子參觀千月會館,並在露臺品嚐在地特產下午茶。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長翁章樑今到布袋鎮視察小上海計劃成果,走訪舊街區瞭解早期歷史。記者黃於凡/攝影
村上桃貴手作烘培是返鄉青年郭明昌(右一)、蔡孟芬(右二)創業,未來將進駐千月會館不定期展售麪包。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長翁章樑(中)今到布袋鎮視察小上海計劃成果,走訪舊街區瞭解早期歷史。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未來將串連周邊咾咕石、紅磚老屋,從興中街開始打造老街風貌。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長翁章樑(右二)今到布袋鎮視察小上海計劃成果,走訪舊街區瞭解早期歷史。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布袋鎮千月會館修復完工,縣長翁章樑(左二)今天參加成果展,肯定老街再造成果及努力。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布袋小上海歷史與文學地景縫合計劃未來將串連周邊咾咕石、紅磚老屋,從興中街開始打造老街風貌。記者黃於凡/攝影
嘉義縣布袋鎮永樂街是耆老口中的最繁華的第一條街,白駒過隙如今已成被人淡忘的後巷。記者黃於凡/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