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州人/臺灣收容難民的可能性
難民,有資產可以變賣的難民,能夠支付人蛇集團偷渡費用的難民,能夠攜家帶眷的難民們,他們在其本國,是不是擁有中產階級以上的資力呢?我一直在想這個問題!我也在偷偷想,臺灣社會能否接受難民?但在我眼裡,只要國語腔調不純,不像臺灣人,儘管膚色與眼球眼色及髮色與臺灣人無異,都會被貼上標籤;就算拿了健保卡,還是會被註記,但最近數年,常常聽得到臺灣要國際化有國際觀才走得出去的論調,可我眼睛看見的卻只有歧視;當然,臺灣人是很有愛心的,對於捐款一事,真的是騎士!
►►►思想可以無限大--喜歡這篇文章? 歡迎加入「88論壇粉絲團」看更多!
1949年,大陸淪陷,國民黨衆逃奔臺灣,臺灣自此以降,成爲中華民國復興基地,坦白講,這完全符合難民的定義,臺灣最早接收的難民,真正是國民黨衆,但是想想,幾十年來社會付出多少成本,仍無法解決這樣的隔閡,到明年2016年的總統大選,都還可以分外省本土,這真得很有意思了...。
試想,同文同種的國民黨衆大舉逃奔臺灣,那個年代稱爲大江大海,我們臺灣幾十年來都無法承受其負載,社會成本之大,付出代價之大,造成之負面效益,連我這個芋頭番薯第三代都還不完,究竟是政治因素還是國民情感造成?我想有商榷之必要!但,迴歸最重要的主題,臺灣究竟能否收容難民?有否這樣的可能性:讓難民融入臺灣社會,而不僅只是領有健保卡或身分證而已!此留待諸君深思!
以比較有建設性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我們或許可以從族羣融合的議題切入,以往,在臺灣社會曾經發生過許許多多因爲族羣融合所造成的政治問題及族羣問題,但由於歲月的流逝,似乎曾有稍減,但每到選舉或特定節日又將被刻意炒作,若能夠淡化政治色彩,是否這樣的問題能有所改善?而收容難民的可能性又能夠提高呢?
再試想,臺灣社會目前面臨高齡化與少子化的問題,引進外來勞動人口勢必成爲未來的可能趨勢,若多元化的社會僅存在口號上,對我們臺灣的未來發展,是否真能夠提升貢獻呢?這個問題真值得所有身處於臺灣社會的人們好好思考。
●作者紀州人,前公務員,管理學博士肄。以上言論爲個人立場,與公司無關。88論壇歡迎雲友更多參與,也歡迎網友發表高見,投稿請寄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