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竣民/保住「中海號」真能留下功勳的過去?
▲「德陽艦」(DDG-925)改成博物館對外開放,但連旗幟都能掛反,民衆還能期待經營者的用心程度?(圖/James的軍事寰宇)
日前,我國海軍除役的「中海」號登陸艦(LST-201),長期停靠旗津港14號碼頭,整艘艦體的保存狀況不佳,判定已經不具作戰運用的價值,雖然海軍先前有將其當作精準武器射擊的靶船構想;而這也是多數海軍艦船最後的利用價值(最後一擊之後當人工魚礁),但評估進塢整修後再拖出港口會有危安狀況,爲避免日後造成高雄港航道的阻礙,除了影響航運安全外,還得另外尋求經費打撈,因此依法辦理公開標售的作業。
經被列爲公開標售的標的物後,民間廠商日前以1,400萬元得標,如無意外,拆成廢鐵就是該艦最後的命運,此舉也引起部分老兵、地方文資團體及軍迷們的關注,希望能夠爭取保留住這一艘曾在金門「823砲戰」期間擊沈敵艦的「功勳艦」。
其實世界各國在軍事裝備退(除)役之後,多有一些管道或程序去處理,一般除了報廢標售、轉贈友邦、博物館/私人收藏、當射擊標靶…外,很多也成爲各種軍事主題園區或博物館中的展覽品,除了延續裝備的壽命外,也具有更深遠的全民國防教育意義,這也是各國成立這一類型軍事博物館的意涵,這些歷經戰爭洗禮的軍事裝備,絕對是最具有故事性的展覽品之一。
▲國內以軍事爲主題的博物館,幾乎都經營不善,以門口羅雀來形容一點也不爲過。(圖/James的軍事寰宇)
▲軍事歷史文化保存上的用心程度,不僅彰顯國民素質,也是一種全民國防教育的重要管道。(圖/James的軍事寰宇)
在海軍現存的除役艦艇中,參加過實戰而且保有戰績的艦艇就只剩下「中海」號登陸艦了;雖然它並非是一艘作戰艦,而是一艘俗稱的「開口笑」登陸艦(該艦曾在「823砲戰」期間擊沉2艘中共解放軍的魚雷快艇,還有着「不死戰艦」的暱稱,在海軍的近代戰史上保有一定地位)。
儘管有着這些顯赫的服役記錄,在國內這種氛圍下,已經很難能夠有着像樣的結局,即便標售作業可能出現變化,或高雄市政府也決定要推動籌設「中海」號軍艦成爲海事博物館的構想,然而這些恐怕都難以扭轉除役的軍事裝備,長久以來在國人印象中四處被「廢置」的慘狀。
雖然我國軍方也有參照國外作法,將除役裝備捐贈或移交給民間團體或地方政府承接及維管,但認真檢視國內這一些美其名的軍事主題紀念公園、校園陳展或博物館所展示運用的狀況,其實只能用不忍卒睹來形容。
如果只是想爭取將這艘除役的老軍艦留下來,之後也沒有完善的配套措施或真正有心要讓它回春的作爲,光是在民間空有這樣的聲音或是期待,其實根本無濟於事,說穿了也只是對這些裝備的一種「凌遲」,那又何必呢?
▲國外軍事主題園區多以基金會模式經營,並非都需要政府編列預算支應,久而久之,兩種經營績效常會呈現兩極化的發展。(圖/James的軍事寰宇)
細數國內各單位從軍方申請到的裝備展示,從本島到外島看似琳瑯滿目,卻不知道哪一個能夠提上臺面讓人好好肯定一番?那些軍事主題公園、紀念園區、軍史館、教展館…真的有好好運用或是用心經營的,其實是少之又少的,所以不管是在參觀人數或是營運績效上,顯然都還有相當大的精進空間。
在軍迷們的眼裡並不是這些裝備的吸睛度不高或故事性不足,而是有關單位的經營管理不善,更甚者是根本無心於此,纔會讓這些服役數十年後的老舊裝備,也只是換了一個場地任其凋零而已,與其說是在「搶救」,何不乾脆說只是想搶話題、搏版面吧!開幕(揭牌)之後,又有多少心思放在這些上面?
國外以軍事主題爲主的博物館或紀念公園比比皆是,有些也是經營得嚇嚇叫,不僅展品豐富多樣,保養與解說人員多爲當時操作這項武器的軍職退役志工,專業度遠比聘請來背稿上班的員工高很多,如此對於裝備在討論度上的互動性自然提升,也更讓觀光客們實際可以緬懷這些老兵的付出,並從中得到實質的敬意。
再者,許多裝備都修復或重製到可動或原貌的狀態,一方面尊重歷史,二來可以用動態的展演活動吸引更多人前來參觀。看着老飛機在空中再次飛翔、戰車在地面奔馳的英姿,這樣的作法跟國內只會爭取到裝備後襬着任其日曬雨淋,在意義上本來就截然不同。
▲國外軍事主題博物館的活動多元、館藏豐富,許多經營模式值得國內單位參考。(圖/sunghan Wu)
即便是單件的大型裝備,營運賺錢的也比比皆是,有用心經營自然會吸引世界各地前來朝聖的軍迷們心甘情願地掏錢買票或添購紀念商品,根本不需要國家或軍方編列額外的預算維護或支持。
然而,看看國內的這些擁有軍事裝備的保存單位,別說民間機關了,就連軍方自己也不甚重視這些歷史,更何況那些流落到民間機關的展覽品能受到什麼像樣的維護,也更別提更深一層的解說人員背景與專業程度,這些對國內的軍迷們而言,長久以來根本就是一種奢望。
畢竟,國內將軍艦改建爲博物館已有前例可循,以國人最爲熟悉捍衛臺海數十年的「陽」字號驅逐艦(俗稱「老陽」),除役後多已沉入海底成爲人工魚礁,唯有「德陽艦」(DDG-925)罕見地被保留下來,並改建成爲「定情碼頭德陽艦園區」,座落於臺南安平對外開放已十年,這些年來它有讓多少國人重視到捍衛臺海卅年的軍艦有何存在的意義嗎?
暫且就先別提艦上改到面目全非的事實,讓它與歷史的鏈結程度大打折扣,整個園區的營運跟管理根本乏善可陳。現在又有民間聲音傳出要保住這一艘所謂的「功勳艦」,但卻沒有任何經費來源或有效的運用規劃下,國人實在不必抱着過多的期待。
▲結合各種紀念日活動、動態展示、特展、動漫卡通、限量商品…的行銷模式,同一展覽品依舊能不斷讓觀光客回籠。(圖/James的軍事寰宇)
本案如此,目前花費大筆預算興建中的「國家軍事歷史博物館」,如果也還是沿用舊思維,而不引進外界管理營運的活水,那現在應該就可以預期得到幾年後的經營成果,鐵定又是由政府每年得編列龐大預算去填補這一個坑!
並不是說外國的月亮比較圓,對於軍事主題的展覽,相較之下我國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間,如果裝備展覽品還是繼續這樣沒有可看性,讓國人會這樣悲觀的預期也不意外。相反地,國人也該建立使用者付費的觀念,畢竟維護保養這些老裝備是非常吃重的工作,也是耗費大量金錢才能維持住展覽狀態,那種免費就不會去愛惜的心態一氾濫,也難怪國內各種文化氣息難以全面大幅提升。
▲即便是史上擊落敵機最高記錄的世界級王牌飛行員--哈特曼,其生前所駕駛過的座機雖然僥倖被保留下來,也並沒有受到特別的關照。(圖/James的軍事寰宇)
在戰史上着有戰功的裝備太多了,各國的運用狀況雖然不同,但絕大多數也只有走到報廢一途,並不需要過度大驚小怪。舉個例子,即便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王牌飛行員,二戰期間曾擊落敵機352架的哈特曼(Erich Alfred "Bubi" Hartmann),其記錄迄今無人能及,但戰後加入聯邦國防軍空軍後的座機雖然僥倖被保留了下來,也並沒有受到多好的關照。
其餘各戰爭史領域內所謂的「王牌」或「功勳」裝備,也不見得就個個都吃香。雖然有傳出地方政府願意接手,倘若真能順利在日後成立所謂的「海事博物館」,那當然是美事一樁。
但如果後續的維護與經營策略,還只是停留在把裝備申請到、之後隨便弄的老套路,等着消耗納稅人的錢去編列沒有成效的養護預算,本身卻又無法自力經營,讓國人或外國觀光客願意買單前來參觀,幾年後肯定又是一艘廢鐵停在那裡而已,那這樣的意義又何在?如果結局是這樣,其實現在沒有必要急着走這一遭,造成相關單位的困擾!
熱門推薦》
►黃竣民/美國海軍陸戰隊轉型,臺灣要跟上?
►王志鵬/假如美國提供核彈給臺灣
►施孝瑋/解放軍一天解決國軍?兵棋攻臺超展開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歡迎投書《雲論》讓優質好文被更多人看見,請寄editor88@ettoday.net或點此投稿,本網保有文字刪修權。
► 歡慶零確診!墾丁渡假莊園住宿券下殺3675元
► 寵愛媽咪!超效保溼卸妝乳膏下殺980 每人限購3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