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詩配畫”
張修智/文 手上有兩本池北偶的書,一本是《世態萬象》,一本是《世態譏彈》,分別由長征出版社、人民日報出版社於2007年與2009年出版。從書名就大概能看得出來,內容是諷世的。
更獨特的是這兩本書的形式。它們採取的是“詩配畫”的組合,多數都是一首打油詩配一幅漫畫。從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到本世紀初,池北偶與丁聰、方成、華君武等著名漫畫家聯手創作的“詩配畫”,是《人民日報》等許多知名報刊上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持續的時間之長,影響之大,足可以寫入未來的報刊史。
池北偶本名譚文瑞,1945年畢業於燕京大學,曾任《大公報》記者、《人民日報》總編輯。在《世態譏彈》的前言,他披露了一個有趣的事實:前總理溫家寶很喜歡“詩配畫”。緣起是,《世態萬象》出版後,池北偶託摯友、國務院參事室副主任呂德潤向時任總理溫家寶贈送了一冊,沒想到竟收到溫家寶的親筆回信。信中說:“我喜讀池北偶寫的諷刺詩,也愛看華君武、丁聰先生的漫畫。他們鍼砭時弊、譏彈世態的詩畫,給人們以深刻的啓迪,也給時代留下鮮明的印記。他們的眼光是尖銳的,愛憎是鮮明的,在喜怒笑罵中表現出對國家和世界命運的關心,體現了對社會和人民的責任感。”話說得誠意滿滿。
加拿大著名作家、《少年Pi的奇幻漂流》的作者揚·馬特爾深恐自己國家的總理是個沒心沒肺的技術官僚,有意提升總理的人文修養,從2007年4月至2011年2月,堅持每隔一週向時任總理史蒂芬·哈珀贈送一本人文名著,並附信一封,詳細解析所贈之書的價值與魅力。近四年下來,馬特爾共寄出101封信,贈書不只101本,可惜,名作家免費送上門的福利,遇到的卻是總理大人冷冰冰的沉默。近四年中,馬特爾只收到7封來自總理府辦事人員一副公事公辦口氣的回覆,也不知道總理看沒看過他推薦、贈送的書。他一直期待“能收到一封實實在在的回信,而不是我最終收到的那些機械死板的覆函”,但最後,這個希望還是落空了。後來馬特爾將自己寫給總理的薦書信結集成書,2014年譯林出版社出版了此書的中譯本,是一本富於啓迪而妙趣橫生的書。
池北偶比馬特爾幸運得多,他收到了總理一封實實在在的回信。這封信,顯露了溫家寶的修養、眼光與情懷,也是對“詩配畫”這種獨特新聞品類的肯定。
展讀、欣賞收錄在《世態萬象》《世態譏彈》中收錄的數百篇詩配畫,不禁爲這種短小精悍的新聞品類的風采而由衷讚歎。它們的主題,聚焦於鍼砭官場腐敗、物慾橫流、道德淪喪、民風頹圮,在社會轉型期,充分發揮了魯迅先生期許於雜文的“投槍與匕首”功能,也以富於個性的筆墨,爲時代留下了珍貴的記錄。寫於2002年的《打黑必須懲腐》,題記爲:高檢和高院在九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報告中都指出黑社會有黑後臺的嚴重性,強調打黑必須懲腐。正文寫道:幫會犯罪成公害,打黑除惡難矣哉。黑惡勢力猖狂甚,只因多有黑後臺。頭頂張開保護傘,手中握着擋箭牌。爲非作歹無忌憚,橫行霸道敢胡來。社會治安災情重,官匪勾結是禍胎。打黑必須懲腐敗,否則再打也瞎掰。詩寫得通俗、犀利,丁聰爲這首詩配的漫畫潑辣幽默,生動傳神,詩與畫相得益彰。
四言詩《迎上》,諷刺了官場陋習:接待領導,規格要高。張燈結綵,掃房清道。勞師動衆,人多才好。敲鑼打鼓,鳴放鞭炮。列隊歡迎,高呼口號。兒童獻花,老人拍照。高高興興,熱熱鬧鬧。首長稱心,目的達到。而《父母做官兒好漢》,則直指用人上的腐敗與不正之風:身分印在名片上,高幹子弟不尋常。官宦家庭好光彩,部級老爸廳級娘。光榮傳統他繼承,擔任領導當班長。父母做官兒好漢,顯貴門第響噹噹。後浪總要推前浪,一代想比一代強。長大住進中南海,接見外賓懷仁堂。這些“詩配畫”,是紙媒黃金時代的爆款文,它們爲時代畫像,爲歷史留檔,也折射出彼時媒體人履行社會責任的風貌。
原《人民日報》文藝部主任袁鷹爲《世態萬象》寫了一篇長序,序中他引用毛澤東“諷刺是永遠需要的”一語,論述諷刺作品的存在對於一個國家的意義與價值,並將主旋律的評判權歸還給普羅大衆:“凡是反映時代精神、弘揚民族正氣的作品,凡是表達人民意志和情緒的作品,凡是具備‘興、觀、羣、怨’種種功能,爲老百姓喜聞樂見的作品,都是符合主旋律的作品。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是實踐,衡量作品的唯一標準在歷史、在人民,不是哪個人說了算的。好的諷刺詩,好的雜文隨筆,好的漫畫,好的相聲小品,看似嬉笑怒罵、率意成章,誰能說它們不是主旋律?”這種對主旋律的理解,全面、中肯,對今天也不乏啓發價值。如今,池北偶、袁鷹俱已作古,他們對諷刺作品的捍衛及在主流媒體上的實踐,令人緬想。
筆者手頭的這本《世態萬象》,是作者贈送給原新華社高級編輯、著名國際問題專家彭迪夫婦的簽名本,筆者有幸得之。作者還在扉頁上寫了一首打油詩:打得半缸油,方家前獻醜。如不堪入目,請扔字紙簍。鐵肩擔道義的“詩配畫”,寶貝還來不及呢,怎麼會扔進字紙簍!